国家的公共管理职能与政治统治职能是紧密联系的,从根本上说,国家的公共管理职能是()
A. 高于政治统治职能的
B. 与政治统治职能并重的
C. 服务于政治统治职能的
D. 与政治统治职能无关的
查看答案
甲公司认为乙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乙公司)发展前景上佳,拟对其进行投资。甲公司法律顾问在境况调查中发现,乙公司共有3名股东,注册资本为2000万元。其中自然人A、B均以货币出资,各持有乙公司15%的股权,其货币出资均已于公司成立时一次性缴清;C公司以货币和厂房出资,首期出资为货币200万元并已于公司成立时缴付,厂房经依法评估作价1 200万元,已于公司成立1周年时投入公司使用,但一直未办理产权过户登记手续。甲公司法律顾问认为乙公司的首期出资不符合规定,且C公司未将厂房产权过户至乙公司名下亦不符合规定;C公司得知后立即将厂房过户至乙公司名下。
乙公司股东A的朋友刘某得知甲公司的投资计划后,也看好乙公司,遂与A达成隐名投资协议,刘某以A的名义投资于乙公司,投资权益由刘某享有,乙公司因此增资500万元:次年,乙公司分红,刘某向A要求返还应得红利,A表示可以返还刘某的出资额,但红利不予返还。刘某不服,将隐名投资协议提交乙公司,要求乙公司将A名下因增资取得的公司20%股权变更至刘某名下,股东B和C公司均表示反对。
2008年3月,乙公司依法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并首发上市。
2010年5月,乙公司拟增发股票。经查,乙公司2007年、2008年和2009年实现的可供分配利润分别为1080万元、1 280万元和3000万元,3年累计分配利润1280万元,其中现金分红累计280万元。
中国证监会以乙公司的利润分配情况不符合股票增发条件为由,不予核准。乙公司遂改为发行公司债券,并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分期发行,预计发行债券面值总额为8000万元乙公司于6月份发行了4000万元、7、8月份各发行了2000万元。
2010年8月3日,甲公司与乙公司正式商议收购计划,乙公司董事会秘书李某得知该信息后,于8月4日购入乙公司股票2万股;同日,市场上亦传闻甲公司的收购计划,乙公司股票因此大幅振荡。乙公司于次日发布公告,公布了收购计划的商谈情况。
2010年9月,收购完成,甲公司最终取得乙公司30%的股份,并成为乙公司的控股股东。2011年12月,甲公司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增持乙公司1.5%的股份。
要求:
根据上述内容,分别回答下列题:
乙公司的首期出资是否符合公司法律制度的规定?并说明理由。
查看材料
若甲公司主动全额清偿了乙的债权,且乙此前已从丙公司破产案中获得了部分清偿,则对乙已从丙公司破产案中获得的该部分清偿应如何处理?
查看材料
以下是马克思关于劳动与商品关系的一组材料: 材料1 “处于流动状态的人类劳动力或人类劳动形成价值,但本身不是价值。它在凝固的状态中,在物化的形式上才成为价值。” 材料2 “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为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如威廉.佩蒂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材料3 “铁会生锈,木会腐朽。纱不用来织或编,会成为废棉。活劳动必须抓住这些东西,使它们由死复生,使它们从仅仅是可能的使用价值变为现实的或起作用的使用价值。它们被劳动的火焰笼罩着,被当作劳动自己的躯体,被赋予活力以在劳动中执行与它们的概念和职务相适应的职能。”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分析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 (2)分析生产要素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 (3)概述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理论的内涵及意义。
乙、丙的质押担保行为是否有效?并分别说明理由。
查看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