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现今在我国已失传的乐器有( )。

A. 瑟
B. 筑
C. 琴
D. 筝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无柱的乐器在周代泛称“琴”。从出土情况来看,弦数不一。目前能够见到的年代最早的不同类型的琴有( )。

A. 河南信阳长台关一号墓出土了三件瑟,属战国早期。
B. 江西贵溪龙虎山也出土了战国早期越人崖墓十三弦筝。
C. 曾侯乙墓出土的一张五弦琴与一张十弦琴。
D. 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出土一件七弦琴。

下列说法符合史实依据的有( )。

A. 革类乐器指用动物的皮作为主要材料的乐器。这类乐器以表面蒙皮的各类鼓为多。周代文献中提到的鼓的种类,其数量居八音之首。
B. 古代称十三簧为“笙”,十九簧为“巢”,三十六簧为“竽”。
C. 周代的竹类乐器种类较多,仅次于革类乐器,可以将其归为编管与单管两类。
D. 《尔雅》称大箫为“言”,有二十三管,称小者为“筊”( jiǎo),有十六管。

关于曾侯乙墓编钟,下列说法符合史实或事实依据的有( )。

A. 曾侯乙墓中室的编钟占据两面,编磬占一面,符合“诸侯轩县”的周代等级制度规定。
B. 编钟每钟都能发出两个不同的乐音。在钟体下部正中部位敲出的音叫正鼓音,在钟体左右两侧发出的音称侧鼓音,正鼓与侧鼓可单独发音,也可同时发音。
C. 正鼓音与侧鼓音构成大小三度的音程关系。如此奇妙的发音缘于编钟钟体是呈合瓦形的,敲击它的两个部位,可发出不同音高的频率。
D. 编钟音域宽广,达五个八度又一音,最低音是大字组的C,最高音是小字四组的d4,频率范围为64.8-2329.1赫兹,比现代钢琴高低音域各差一个八度。中心音域十二律完备,半音阶基本齐全。

关于曾侯乙墓出土乐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乐队编制情况来看,中室应该是一个大型的“金石乐队”。
B. 与中室大型钟磬乐队不同,东室小型乐队应该属于周代流行的“房中乐”的乐队编制。
C. 曾侯乙墓出土乐器共有9种125件。
D. 排箫2件,有15根竹管,其中1件排箫刚出土时尚能吹出五声与六声音阶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