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欲杀死乙,遂教唆乙去抢劫丙。与此同时,甲私下告诉丙:“有人要抢劫你,你做好防范准备”。果然,乙在抢劫丙时,被丙的正当防卫行为杀死。问:甲的行为该如何认定?为什么
查看答案
人民警察在办理治安案件过程中,遇到哪些情形应当依法回避
叶某(男,22岁)携带一把匕首在县城中游荡,见公园门口有一辆自行车,遂用匕首撬盗自行车(价值250元),被民警当场抓获;胡某(男,19岁)携带一把水果刀欲进入某大学校园找老乡,遭门卫阻拦,与之发生争吵,引来数十人围观;姜某(男,26岁)携带一把砍刀,酒后因纠纷将对方砍成轻微伤;曹某(男,23岁)携带一把三棱刀乘座公交车时被查获。问题:公安机关对上述人员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处罚
被处罚人对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不服的,可采取哪些救济途径
A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因犯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被判处拘役3个月,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3年。刑罚执行完毕的第6年,A因犯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问:A是否成立特殊累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