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案例一海伦、汉克、乔、萨利四个人都是美国西南金属制品公司的管理人员。海伦和乔负责产品销售,汉克和萨利负责生产。他们刚参加过在大学举办的为期两天的管理培训班。在培训班里主要学习了权变理论、社会系统理论和一些有关职工激励方面的内容。他们对所学的理论有不同的看法,现正展开激烈的争论。乔首先说:“我认为社会系统理论对我们这样的公司是很有用的。例如,如果生产工人偷工减料或做手脚的话,一旦原材料价格上涨,就会影响到我们的产品销售。系统理论中讲的环境影响与我们公司的情况很相似。我的意思是,在目前这种经济环境中一个公司会受到环境极大的影响。在油价暴涨期间,我们当时还能控制自己的公司,现在呢?我们在销售方面每前进一步,都要经过艰苦的战斗。各种的艰辛你们大概都深有感触吧?”萨利插话说:“你的意思我已经知道,我们的确有过艰苦的时期,但是我不认为这与社会系统理论之间有什么必然的内在联系。我的意思是,如果说每个东西都是一个系统,而所有的系统都能对某一个其他的系统产生影响的话,我们又怎么能预见到这些影响所带来的后果呢?所以,我认为权变理论更适用于我们。如果你说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的话,系统理论又能帮我们什么忙呢?”海伦对他们这样的讨论表示有不同的看法。她说:“对社会系统理论我还没有很好的考虑,但是,我认为权变理论对我们是很有用的。虽然我们以前亦经常采用权变理论,但是我却没有认识到自己是在运用权变理论。例如,我有一些家庭主妇顾客,听到她们经常讨论关于孩子和如何度过周末之类的问题,从他们的谈话中我就知道他们要采购什么东西了。顾客也不希望我们‘逼’他们去买他们不需要的东西。我认为,如果我们花上一两个小时与他们自由交谈的话,那肯定会扩大我们的销售量。”汉克显得有些激动地插话说:“我不懂这些被大肆宣传的理论是什么东西,但是,关于社会系统理论和权变理论问题,我同意萨利的观点。教授们都把自己的理论吹得天花乱坠,他们的理论听起来很好,但却无助于我们的管理实际。对于培训班上讲的激励要素问题我也不同意,我认为泰勒在很久以前就对激励问题有了正确的论述。要激励工人,就是要根据他们所做的工作付给他们报酬,如果工人什么也没有做,则用不着付任何报酬。你们和我一样清楚,人们只是为钱工作,钱就是最好的激励。”资料来源:改编自赵有生:《现代企业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10页。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如何看特他们所讨论的不同的管理理论?在实际活动中有没有哪种管理理论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