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产妇,45岁,孕39周,宫口开大4cm,因协调性宫缩乏力,遵医嘱静脉滴注缩宫素,观察过程中不恰当的措施是
A. 专人监护
B. 根据宫缩强弱调整缩宫素的剂量、浓度、滴速
C. 心理护理
D. 10分钟有6次宫缩,每次宫缩持续时间60秒,胎心105~120次/分,继续滴注缩宫素
E. 滴注缩宫素1小时后产程无进展,应做好剖宫产准备
查看答案
初产妇,34岁,临产后5小时,宫口开大3cm,胎心145次/分,胎动好,宫缩30秒/5~6分钟,无头盆不称,正确的处理措施是
A. 准备剖宫产
B. 严密观察产程,积极鼓励自然分娩
C. 人工破膜
D. 产钳助产
E. 禁食禁饮
对协调性宫缩乏力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宫缩仍由节律性,对称性和极性
B. 宫缩力量弱
C. 产程进展缓慢
D. 间歇期子宫肌肉不松弛
E. 较不协调性宫缩乏力多见
不协调性宫缩乏力的临床特征除外
A. 持续下腹痛,拒按
B. 宫缩间歇期子宫肌肉仍不放松
C. 宫颈口扩张不受影响
D. 宫缩极性倒置
E. 易导致胎儿窘迫
处理不协调性宫缩乏力,错误的是
A. 调整宫缩
B. 恢复子宫收缩的协调性
C. 可肌注呱替啶50~100mg
D. 静滴宫缩素
E. 有胎儿窘迫应剖宫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