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26题)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需要实施更主动的开放战略。近年来,我国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全面开放进一步深化。据统计,2016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1832亿美元,连续两年位列世界第二;中国境外企业销售额1.5万亿美元,向所在国缴纳税费400亿美元,雇佣外方员工150万人;我国高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超过9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6%,在全球引资东道主中排名第三位,高附加值以及服务行业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持续增长。这表明
A. 我国国际投资合作水平进一步提高
B. 我国防范经济风险和外部冲击的能力已经形成
C. 我国吸引外资的结构和质量正在不断优化
D.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已经完全转向高端
(2014年第26题)近年来,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明显加快。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从2007年的248亿美元上升到2012年的772亿美元,年均增长25.5%,跻身对外投资大国行列。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意义是
A. 增强我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能力
B. 培育我国具有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
C. 充分利用国外资源
D. 拓展我国经济发展空间
(2018年第24题)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需要进一步加强河湖管理保护工作,落实属地责任,健全长效机制。2016年112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201年11月20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在湖泊实施湖长制的指导意见》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是建设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重要举措。我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主要包括
A. 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
B. 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
C. 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D. 完善部门职责分散交叉的环保监督体系
(2013年第24题)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坚持这一原则有利于
A. 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B. 区域间优势互补,促进经济共同发展
C. 不同区域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D. 生产要素在区域间合理流动和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