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规定对嵌固在承重砖墙内的现浇板,在板的上部应配置构造钢筋,下面哪一条是错误的( )。
A. 钢筋间距不大于200mm,直径不小于8mm的构造钢筋,其伸出墙边的长度不应小于l0 /7(l0为单向板的跨度或双向板的短边跨度)
B. 对两边嵌固在墙内的板角部分,应双向配置上述构造钢筋,其伸出墙边的长度不应小于l0 /4
C. 沿受力方向配置上部构造钢筋(包括弯起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宜小于跨中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2/3
D. 沿非受力方向配置的上部构造钢筋可根据经验适当减少
查看答案
《规范》规定,当现浇板的受力钢筋与梁的肋部平行时,应沿肋梁方向配置板面附加钢筋,下面哪一条是错误的( )。
A. 板面附加钢筋间距不大于200mm且与肋梁垂直
B. 构造钢筋的直径不应小于8mm
C. 伸入板中的长度从肋边缘算起每边不小于板计算跨度l0的1/4
D. 单位长度的总截面面积不应小于板中单位长度内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2
在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中,对于次梁的计算与构造,下面叙述中哪一个不正确( )。
A. 不论荷载大小,次梁的高跨比h/l=1/8~1/14,一般不必进行使用阶段的挠度与变形验算
B. 次梁可按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进行内力计算
C. 承受负弯矩的支座截面,T形翼缘位于受拉区,则应按宽度等于梁宽b的矩形截面计算
D. 承受正弯矩的跨中截面,次梁按T形截面考虑
对于次梁和主梁的计算截面的确定,正确的是( )。
A. 在跨中处和支座处均矩形截面
B. 在跨中处和支座处均T形截面
C. 在跨中处按矩形截面,在支座处按T形截面
D. 在跨中处按T形截面,在支座处按矩形截面
在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中,对于主梁的计算,下面叙述中哪一个不正确( )。
A. 截面设计时与次梁相同,跨中正弯矩按T形截面计算,支座负弯矩按矩形截面计算
B. 主梁内力计算,可按弹性理论方法进
C. 在主梁支座处,次梁与主梁支座负弯矩钢筋相互交叉,通常次梁负弯矩钢筋放在主梁负弯矩钢筋上面
D. 计算主梁支座负弯矩钢筋时,其截面有效高度取:单排钢筋时h0=h-35;双排钢筋时h0=h-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