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是中华医学第一个集大成者,在扁鹊的身上集合了各种医学科学的技术。扁鹊是中医奠基理论著述基础的第一人;扁鹊是开创中华手术针灸的第一人;扁鹊是首创“望、闻、问、切”四诊的第一人;扁鹊是制丹制丸的第一人;扁鹊是反对巫术的第一人。上述这段话主要是说明()。
A. 扁鹊之所以受到后世敬仰的原因
B. 扁鹊是神医、医圣、中医始祖
C. 扁鹊是文化的个性特征
D. 扁鹊在所有的不同领域都有开创性贡献
查看答案
贫困常常使人想到低矮的土房、破旧的被褥、浑浊的双眼。这的确是生活在城市最低生活标准线下的贫困人家。男人病逝,欠下很多钱,两个孩子一个有点残疾,但他们家窗明几净,有冰箱、洗衣机,有漂亮的窗帘和门帘。女主人的笑容就像她的屋子一样明朗,她说,冰箱、洗衣机都是邻居淘汰下来送的,窗帘和门帘都是自己用纸做的,孩子们很懂事,做完功课还帮我干零活……这段话说明的道理不包括()。
A. 贫困只是一时生活物质的匮乏,导致终身匮乏的却是精神的潦倒
B. 走出心理阴影,保存美好希望,生活正是点滴中改变
C. 逆境犹如刀子,抓刀口自然会伤手,但抓刀把就有帮助了
D. 逆境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忽视它就是浪费生命
《老子》的整个思想都是围绕着中心概念“道”而展开的,然而《老子》的七十三个“道”字,虽然符号形式统一,却有不同的意义。有些地方“道”是指世界存在的根源,有的地方“道”是指一种规律,有的地方“道”是指人生的一种准则,这反映出“道”一统的人生观。老子所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的“道”是指()。
A. 形而上学的本体
B. 事物的一种法则
C. 人生的一种准则
D. 事物规律和人生准则的结合
规模经济是指产出的增加速度快于投入的增加速度。这里的“规模”即是指由生产能力的扩大而导致的较大生产批量。这里的“经济”,是指成本的节约、效益的提高或报酬的递增。根据以上定义,下列不属于规模经济的是()。
A. 一家工厂生产一辆自行车要投入10小时劳动,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投入5000小时,产500辆车。工厂规模扩大后,生产 5000辆车,只要30000小时的劳动时间
B. 一家工厂原年产钢500万吨,投入1亿资本,5000人,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投入增加一倍,年产钢1000万吨
C. 甲企业的生产影响到乙企业,因其影响是正的,则甲企业的生产低于社会最优水平,但把它们合二为一,则此时的外部影响就“消失”了
D. 瑞士集中了大量生产手表的企业,形成较大的产业规模,既提高了效率,又降低了成本
人的视觉器官有感觉外界物体的光和颜色的功能。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一般是 380nm(纳米)到780nm,称为可见光谱。在可见光谱范围内,不同波长的辐射使人感觉到不同颜色,一般说来700nm为红色,580nm为黄色,510nm为绿色,470nm为蓝色,400nm为紫色。上述这种现象表明()。
A. 人所形成的关于事物的感觉是人自身生理活动的结果
B. 人们的器官所具有的生理界限是人的认识能力的界限
C. 人的感觉中包含着对外界事物信息的选择、加工和转换
D. 人们只能认识外界物体作用于感官形成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