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26岁,农民。突起畏寒、发热、周身酸痛4日,于春节期间来诊,伴恶心、呕吐,近2日解小便时泡沫很多。查体:体温39.6℃,眼睑浮肿,左腋下可见搔抓样出血痕,右腋下有少许点状出血。血象:WBC34×109/L,Hb160g/L,异型淋巴细胞0.16,N0.66,L0.20,PLT80×10/L。ALT112U/L。最可能的诊断是()
A. 急性病毒性肝炎
B.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C. 急性肾小球肾炎
D. 流行性出血热
E.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查看答案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著是()
A. 《难经》
B. 《金匮要略》
C. 《易经》
D. 《中藏经》
牙本质和牙骨质来源于()
A. 上皮细胞
B. 骨髓细胞
C. 牙本质细胞
D. 间质细胞
E. 骨细胞
三种药物治疗某病的治愈率分别为929%,64.0%,75.9%,治疗例数为14,25,29,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评价三种药物的好与坏()
A. 直接比较三个率
B. 用标准化率的大小评价
C. 进行率的标准化处理
D. 对三个率做U检验
E. 对三个率做X2检验
男,49岁,间断上腹疼痛.5年,疼痛发作与情绪、饮食有关。查体:上腹部轻压痛。胃镜:胃窦皱襞平坦,黏膜粗糙无光泽,黏膜下血管透见。此病例考虑诊断为()
A. 消化性溃疡
B. 胃黏膜脱垂
C. 慢性浅表性胃炎
D. 胃癌
E. 慢性萎缩性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