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患者,女,22岁,发病后第7天出现昏迷、躁动,呼气有特殊臭味。皮肤巩膜重度黄染,牙龈出血,肝脏明显缩小。血清总胆红素为138μmol/L,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为456 u/L,凝血酶原时间为56秒。该患者的诊断是:

A. 急性肝炎
B. 急性重型肝炎
C. 中毒性肝炎
D. 慢性活动性肝炎
E. 淤胆型肝炎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患者,男,45岁。有乙型肝炎病史16年,期间反复出现食欲缺乏、腹胀、肝区痛。体检发现有蜘蛛痣,肝肋下2cm,脾肋下触及1cm;实验室检查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12 u/L,血清HBsAg、HBeAg、及HBcAb均为阳性。提示该患者可能为:

A. 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期
B. 乙型肝炎已发展为肝癌
C. 慢性乙型肝炎恢复期
D. 乙型肝炎病情严重
E. 患者已无传染性

患者,男,45岁,原有慢性乙型肝炎病史5年,近1个月来出现显著乏力、食欲减退,尿颜色发黄逐渐加深,2天前开始出现烦躁不安。体检:神志模糊,皮肤巩膜明显黄染,颈部有多个蜘蛛痣,心肺无异常,肝脾肋下未及,脾肋下2cm,腹水征阳性,扑翼样震颤阳性。该患者所患病毒性肝炎的类型是:

A. 淤胆型
B. 急性重型
C. 急性黄疸型
D. 慢性重型
E. 亚急性重型

患者,男,23岁,突起高热,上腹不适,恶心,食欲减退,体温38.5℃,皮肤发黄, 尿颜色变深,皮肤瘙痒,体检:肝肋下1.5cm,腹水阴性,血ALT 800u,初步诊断为甲型病毒性肝炎,此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是:

A. 呼吸道传播
B. 消化道传播
C. 性传播
D. 母乳传播
E. 血液传播

患者,女,12岁,突起高热,上腹不适,恶心,食欲减退,体温38.5℃,皮肤发黄,尿颜色变深,皮肤瘙痒,就诊时医生让患儿卧床休息的目的应除外:

A. 卧床休息能使全身及肝脏分解代谢降低
B. 只有卧床才能使体温下降
C. 减少肝脏功能的负荷
D. 增强肝脏的血液供应量
E. 缓解肝脏瘀血,促进肝脏病损的恢复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