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36岁。因畏寒、发热、肝区不适5天来院就诊。患者于1月前(7月20日)参加长江沿岸的抗洪抢险,持续约半月。查体:T39℃,急性病容,肝脏在右肋缘下刚及,剑突下3cm,质软,触之稍不适,脾脏未触及。后确诊为急性血吸虫病。该患者血常规最明显的变化特点为
A. 血细胞明显升高
B. 嗜中性粒细胞降低
C. 淋巴细胞升高
D. 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升高
E. 血小板降低
查看答案
男,35岁。乏力,腹胀,刷牙易出血1个月。曾到南方出差,在自然水域游泳。查体:慢性病容,巩膜无明显黄染,腹水征阳性,肝未及,脾肋下7cm。血象:Hb100g/L,WBC3×109/L,N0.65,L0.35,Plt40×109/L。可能的诊断是
A. 血吸虫病
B. 急性肠炎
C. 伤寒
D. 急性细菌性痢疾
E. 肾综合征出血热
患者男,24岁,浙江农民。发热18天,体温最高达39.5℃,晨起可退热,且感觉好。有腹痛、腹泻,咳嗽,表情淡漠,肝脾肿大。血常规:WBC10×109/L,N0.50,E0.38;大便镜检未见寄生虫卵与包囊。本病例最适合的治疗措施是
A. 使用抗生素治疗
B. 应用吡喹酮治疗
C. 服用止泻药物
D. 服用氯喹+伯氨喹啉
E. 补液及支持治疗
血吸虫病病原治疗首选的药物是
A. 利福平
B. 酒石酸锑钾
C. 葡萄酸锑钾
D. 吡喹酮
E. 依米丁
患者男,24岁,浙江农民。发热18天,体温最高达39.5℃,晨起可退热,且感觉好。有腹痛、腹泻,咳嗽,表情淡漠,肝脾肿大。血常规:WBC10×109/L,N0.50,E0.38;大便镜检未见寄生虫卵与包囊。有助于明确诊断的检查是
A. 大便培养致病菌
B. 血培养致病菌
C. 粪便内检查虫卵和孵化毛蚴
D. 肥达反应
E. 骨髓常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