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对乙享有30万元的债权,一直催讨未果。后甲因对丙负有债务,即以该30万元债权与丙达成债权转让协议,并将该转让事实通知了乙。当丙向乙主张债权时,乙以该债权转让未经自己同意为由予以拒绝。经调查发现,乙除对丁享有20万元到期债权外,没有任何其他财产可供清偿,而且乙直未向丁主张债权,也没有要求丁清偿债务之意。(1)甲与丙之间的债权转让协议是否有效?为什么?其后果如何?(2)乙的债权人可以通过何种合同保全
查看答案
甲,22岁,因为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在狱中执行6年后,因表现良好被假释。假释考验期满后的第三年,甲又盗窃他人汽车一辆。法院在审理此案时,发现甲曾经在假释考验期的第二年还犯有强奸罪。(1)甲在假释考验期内犯新罪(强奸罪),但在假释考验期满后才被发现,应当撤销假释吗?为什么?(2)甲的第二个盗窃罪,成立累犯吗?为什么?(3)对甲应如何处理?
甲在饭店参加朋友聚会,酒后与邻桌客人乙发生口角,甲动手将乙打伤。随后警方赶到,并将甲带走。经朋友调解,甲的家人同意承担乙的医疗费并赔偿乙2000元。次日,警察依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以殴打他人为由,决定对甲行政拘留5天。甲的家人遂找到警察说:“我们已经私了,为什么还要拘留甲?”(1)甲致伤乙的行为导致了哪些法律责任的产生?(2)甲、乙之间可否就赔偿问题进行“私了”?为什么?(3)在甲、乙已“私了”
2013年1月8日,小超市店主王某怀疑张某在购物过程中有盗窃嫌疑,拨打110电话报警,吴县公安局接警后随即指派中山路派出所民警李某和邓某出警,李某与邓某到达现场后当即出示工作证件,并对张某身体进行了初步检查,虽未发现赃物,但是考虑到张某在现场的辩解和长时间无理谩骂行为已经实质影响到了超市的正常营业,于是决定将张某带回派出所处理。在派出所李某办公室门口,张某不再服从李、邓的约柬方式,突然挣扎,因地滑
某村村民乙,见其叔叔甲担任该村村长(村民委员会主任),协助乡政府发放扶贫基金,就对甲称自已开公司缺钱,让甲将扶贫基金挪出供自己周转一下。甲遂将扶贫基金100万元私自借给乙使用,并说好两个月后归还。但乙将款项用于走私香烟(偷逃关税20万元),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导致100万元不能如数归还。甲赶紧从乙处要回了20万元,携款潜逃途中被抓获,后被立案、审判(事实一)。甲的妻子丙为使甲能得到轻判,送给主审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