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某测绘单位承接了某省1:10 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与建库项目。
1.已收集和获取的资料:
(1)全省2012年6月底0.5 m分辨率航摄数据。
(2)全省2008年测绘生产的1: 10 000全要素地形图数据(DLG)。其中,等高线的基本等高距为5m,居民地、道路、政区及地名等要素变化较大,而水系、地貌、土质植被和其他要素基本上无变化。
(3)全省导航电子地图数据,其道路、政区和地名等信息内容详细,现势性好,但平面定位精度不确定。
2.需要完成的更新与建库工作:
(1)获取必要的像控资料,利用航摄资料,生产制作0.5 m分辨率正摄影像数据成果(DOM),要求达到1: 10 000地形图精度,经质量检查合格后,建立全省DOM数据库。
(2)对1:10 000 DLG数据进行更新,使其现势性达到2012年6月。重点对居民地、道路、政区及地名等要素进行更新,经数据整理、质量检查和数据入库,建立更新后的全省1: 10 000 DLG数据库。
(3)利用1: 10 000 DLG数据中的等高线、高程点以及一些地形特征要素等,内插生成5m格网间距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成果,经质量检查合格后,建立全省1:10 000 DEM数据库。
问题:
1、指出本项目中可用于全省1: 10 000 DLG数据更新的数据资料或成果,并说明它们的用途。
2、说明全省5m格网间距DEM数据的生产技术方法和主要流程。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如何理解“氢形成化学键主要方式,依赖于其核外电子的得、失、共用等三个过程”这句话?举例说明在这三个电子过程中氢的成键的情况。

线划图,测区为丘陵地区,经济发达,交通便捷,道路纵横交错,测区中心有一个大型城市,城区以高层建筑物为主,房屋密集。
项目前期已完成全测区的彩色数码航空摄影、区域网外业控制点布设与测量、空中三角测量(空三加密)等工作,相关成果检查验收合格,可提供本项目作业使用。
航空摄影使用框幅式数码航摄仪,平均摄影比例尺为1:14 000,平均航向重叠65%,平均旁向重叠35%,所用数码航摄仪主要参数如下:
主距:f=101.4 mm
像素大小:0. 009 mm
影像大小:7 500×11 500像素(航向×旁向)
项目成果采用1:2 000地形图标准分幅,正射影像图生产采用数字微分纠正,以人机交互方式采集镶嵌线,镶嵌处应保持地物特征完整,影像清晰,色调均匀。数字线划图精度按规范要求为:地物点平面位置中误差不超过±1.2 m,等高线高程中误差不超过±0.7 m,注记点高程中误差不超过±0.5 m。提示:立体采集平面和高程中误差可分别按下列公式估算:mxy =H/f·ma, mh=√2H/b·ma
其中:H为平均相对航高;
b为平均像片基线长;
ma为像点坐标量测中误差。
问题:
1、列出本项目生产数字正射影像图的主要作业步骤。
2、简述正射影像镶嵌线采集中遇到建筑物、独立树、露天停车场等地物时的作业方法。
3、项目技术设计要求高程注记点和地物应分步采集,通过精度估算,说明分步采集的理由。
4、列出本项目提交成果的主要内容。

试从原子结构方面说明铜副族元素和碱金属元素在化学性质上的异同。

试述金属卤化物的价键类型和溶解情况,给出几种常见的难溶于水的金属氯化物。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