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男性,9岁,于 8月 19日 开始发热,头痛,当日测体温为38 ℃; 8 月23 日 因昏迷伴抽搐入院。查体:神志不清,体温为40.5℃,血压、呼吸正常,双瞳孔等大,皮肤黏膜无出血点,颈强直,克氏征及布氏征(-)。经脑脊液检查初步诊断为乙脑。该患儿感染过程中,出现最早的有诊断意义的抗体是:
A. 补体结合抗体
B. 血凝抑制抗体
C. 中和抗体
D. Vi抗体
E. 特异性IgM抗体
查看答案
10岁患儿高热2天,昏迷抽搐1天。查体:深度昏迷,呼吸节律不齐,瞳孔缩小,颈项强直,脑膜刺激征阳性,外周血白细胞22×109/L,中性粒细胞0.90,淋巴细胞0.10,血小板110×109/L。下列处理哪项是错误的:
A. 快速静脉推注甘露醇
B. 吸氧
C. 降温
D. 镇静
E. 立即腰椎穿刺送脑脊液检查
5岁患儿,发热,嗜睡,头痛4天入院。查体:体温40.5℃,浅昏迷,颈硬,双侧瞳孔小,膝反射亢进,布鲁津斯基征阳性,脑脊液无色透明,细胞数88×109/L,多核0.60,单核0.40,糖2.8mmol/L,氯化物119mmol/L,蛋白0.8g/L。外周血白细胞15×109/L,中性粒细胞0.75,淋巴细胞0.25。本例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 中毒性痢疾
B. 结核性脑膜炎
C.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D. 流行性乙型脑炎
E. 虚性脑膜炎
3岁患儿,发热头痛3天,昏迷半天入院。查体:体温40℃,浅昏迷,颈软,双侧瞳孔缩小,有时不等大,膝反射活跃,巴氏征阳性,血象白细胞15×109/L,中性粒细胞0.75,淋巴细胞0.25,脑脊液无色透明,白细胞120×106/L,中性粒细胞0.80,淋巴细胞0.20,糖2.9mmol/L,氯化物119mmol/L,蛋白定量0.5g/L,该患者可能的诊断为:
A.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B. 结核性脑膜炎
C. 虚性脑膜炎
D. 流行性乙型脑炎
E. 脑型疟疾
患儿男,3岁,高热、昏迷、抽搐2天急症入院,疑为乙脑。为明确诊断,最可靠的检查方法是:
A. 乙脑特异性IgM抗体检测
B. 脑脊液病毒分离
C. 血凝抑制试验
D. 补体结合试验
E. 中和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