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世人闻秋悲寂寥,我道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从唯物论的角度看,这首诗表明( )

A. 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B. 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
C. 人们对同一事物的反映是有差别的
D.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理论一定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才能和变化了的客观实际相符合”。这句话表明( )

A. 真理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B. 人们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C. 理论和实践是具体、历史的统一
D.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列宁说:“任何真理如果把它说得过火……加以夸大,把它运用到实际所能应用的范围以外去,便可以弄到荒谬绝伦的地步,而且要这种情形下,甚至必然会变成荒谬绝伦的东西。”这句话揭示了真理和谬误相伴而生。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在于( )

A. 是否符合人们的利益和愿望
B. 是否经得住思想的批判
C. 是否与客观实际相符合
D. 是否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在灾难面前,所有的人都感到必须要做点什么,这种必须要做点什么的感觉,表现出人们内心有一种通过行动实现自身价值的愿望。5·12大地震,中国因为在救灾中表现的人道主义光芒、勇敢与毅力而赢得了世界的尊敬。玉树地震,救灾再次牵动人心,社会各界在4月20日晚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募捐晚会募得善款21.75亿元。这表明( )

A. 人的价值通过能力的大小得到表现
B. 人的价值通过满足个人需要得到表现
C. 人的价值只体现在特定的场合和行为中
D. 人的价值在满足自身和他人的需要得到实现

Lawren was well off and able to ________ painting as his favorite pastime.

A. submit to
B. take into
C. participate in
D. indulge in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