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案例背景:20世纪60年代初期,我国大庆油田的情况在国内外尚未公开。日本人只是有所耳闻,但始终未明底细。后来,在1964年4月26日《人民日报》上看到“大庆精神大庆人”字句,于是日本人判断:中国的大庆确有其事。但他们仍然不清楚大庆究竟在什么地方。他们从1966年7月的《中国画报》上看到一张大庆工人艰苦创业的照片,根据照片上人物的衣着,他们断定大庆油田是在冬季为零下30摄氏度的中国东北地区,大致在哈尔滨与齐齐哈尔之间。1966年10月,他们又从《人民中国》杂志上看到石油工人王进喜的事迹,从分析中知道:最早钻井是在北安附近着手的,而且从所报道的钻探设备运输情况看,离火车站不会太远。在事迹中有这样一句话:“王进喜一到马家窑位于黑龙江海伦县东南的一个村子,在北安铁路上一个小车站东边10多公里处。”这样他们就把大庆油田的位置彻底搞清楚了。搞清楚了位置,日本人又对王进喜的报道进行了分析。由此判定,大庆油田在1959年以前就进行了勘探,并且大体知道了大庆油田的规模。后来,他们又从《中国画报》上发现了一张大庆炼油厂反应塔的照片,根据反应塔上的扶手栏杆的粗细与反应塔的直径比例,得知反应塔的内径长为5米。到此他们就比较全面掌握了大庆油田的各种情报,于是前来销售其成套炼油设备,并获得了成功。
问题:由以上谈判结果看,日方为什么能掌握谈判的主动权?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商务谈判计划是如何制订的?

肝豆状核变性起病早的部位多见于

A. 脑
B. 角膜
C. 肝脏
D. 肾脏
E. 骨骼

财政补助结转是指当年支出预算已执行但尚未完成或因故未执行,下年需按原用途继续使用的财政补助资金。()

财政补助结转结余包括财政补助结转和财政补助结余。()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