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的人数应是()人;中班()人;大班()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
忽然在前面田野里一片绿的蚕豆和黄的菜花中间,我仿佛又看见了一线光,一个亮,这还是我常常看见的灯光。这不会是爱尔克的灯里照出来的,我那个可怜的姐姐已经死去了。这一定是我的心灵的灯,它永远给我指示我应该走的路。(巴金《爱尔克的灯光》)
请回答:
(1)作者“心灵的灯”的象征意义是什么?(3分)
(2)这里体现的作者要走的是怎样的人生道路?(2分)
(3)从这里可以看出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2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
要追究一个人自己或一切生物生存的意义或目的,从客观的观点看来,我总觉得是愚蠢可笑的。可是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就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要是没有志同道合者之间的亲切感情,要不是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那个在艺术和科学工作领域里永远达不到的对象,那末在我看来,生活就会是空虚的。(《我的世界观》)
请回答:
(1)这段文字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分)
(2)这段文字中“猪栏的理想”比喻什么?(2分)
(3)作者为什么认为客观世界是“永远达不到的对象”?(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
“长宜子孙”,我恨不能削去这四个字!许多可爱的年轻生命被摧残了,许多有为的年轻心灵被囚禁了。许多人在这个小圈子里面憔悴地捱着日子。这就是“家”!“甜蜜的家”!这不是我应该来的地方。爱尔克的灯光不会把我引到这里来的。(巴金《爱尔克的灯光》)
请回答:
(1)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文中的“家”“甜蜜的家”加上引号是何寓意?(2分)
(3)“这不是我应该来的地方”,那么,作者认为他该去的是什么样的地方?(2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
声音停了一会儿,过后又问下去。“你知道吗,”那声音最后说,“将来你会不再相信你现在这个信仰,你会认为自己受了骗,白白地毁了你年轻的生命?”“这我也知道。然而我还是要进来。”“进来吧!”姑娘跨进了门槛——厚厚的门帘立刻放下来遮住了她。“傻瓜!”有人在后面咬牙切齿地咒骂。“一位圣人!”不知从什么地方传来这一声回答。(屠格涅夫《门槛》)
请回答:
(1)这段文字中的“姑娘”、“门槛”象征什么?(3分)
(2)文中的“傻瓜”、“一位圣人”象征什么?(2分)
(3)概述这段文字的思想内容?(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