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从维护社会秩序、公共利益的需要出发,对免责条款的效力作出必要的限制。具体来说,我国法律对免责条款的效力作出如下()限制
A. 免责条款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B. 免责条款不得免除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责任
C. 免责条款不得免除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的财产损失的责任
D. 免责条款不得不合理地免除条款制作人的责任、加重对方的责任、排除对方的主要权利
查看答案
确定损害赔偿应遵循以下()规则:
A. 合理预见规则,也称为限制赔偿规则。违约损害赔偿的范围以违约方在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损失为限。
B. 在当事人约定了定金条款的情况下,如一方违约,定金罚则即成为一种违约责任形式。定金应当以书面形式约定,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
C. 减轻损失规则。一方违约后,另一方应当及时采取合理措施防止损失的扩大,否则,不得就扩大的损失要求赔偿。
D. 完全赔偿规则。违约方对于守约方因违约所遭受的全部损失承担的赔偿责任,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由于出卖人的原因,买受人在下列期限届满未能取得房屋权属证书的,出卖人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A. 商品房买卖合同的标的物为尚未建成房屋的,自房屋交付使用之日起90日
B. 当事人有特殊约定的
C. 商品房买卖合同的标的物为已竣工房屋的,自合同订立之日起90日
D. 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的办理房屋所有权登记的期限
甲乙订立了一份大额合同,其中规定,任何一方违约,应当支付守约方违约金10万元。现由于甲的违约,给乙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万元,预期的可得利益损失5万元。甲应当赔偿乙()
A. 10万元
B. 7万元
C. 12万元
D. 15万元
关于缔约过失责任、违约责任、无效合同和可撤销合同等问题,下列()论述是正确的。
A. 当事人在合同订立过程中有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最后导致合同没有成立但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既能要求该当事人承担缔约过失责任,又能要求其承担无效合同责任
B. 当事人在合同订立过程中有违反诚实信用原则行为,最后导致合同没有成立但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既能要求该当事人承担缔约过失责任,又能要求其承担可撤销合同责任
C. 承担违约责任以合同有效为前提,不以违约方有过错为条件,但以违约造成损失为条件
D. 因欺诈胁迫而签订的合同,不论是否给当事人造成损失,一般都是可变更、可撤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