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7岁,近1周来,右下后牙食物嵌塞。检查:右下第一乳磨牙远中邻面深龋洞。探敏感,叩(-),无松动,龈正常。右下第二乳磨牙大面积龋坏,探及髓腔,探痛(-),叩(+)。颊侧瘘管溢脓,Ⅰ度松动,左下第一、二乳磨牙残冠,Ⅰ度松动,叩(+),龈红肿。双侧六龄牙萌出2/3。X线片示:右下第一乳磨牙远中邻面深龋,近髓,根分歧处骨密度较正常偏低,未见根吸收及根尖周病变,恒牙胚硬骨板连续。右下第二乳磨牙龋坏达髓腔,根尖周及根分歧处有弥散影,恒牙胚硬骨板消失。左下第一、二乳磨牙龋坏达髓腔,根尖周大面积阴影,牙根部分吸收,恒牙胚硬骨板消失。如果左下第一、二乳磨牙,右下第二乳磨牙拔除后怎样管理间隙,下列哪种处理较好()
A. 功能保持器
B. 下颌舌弓保持器
C. 暂时不做保持器,观察恒牙萌出情况
D. 全冠丝圈保持器
E. 双侧六龄牙丝圈保持器
查看答案
病案分析题(请分析下列病案的中医诊断、证型、辨证分析;并写出治法、主方和用药)患者,男性,54岁。主诉:目黄身黄,伴胁痛3周。病史:1个月前因劳累过度,出现形体倦怠,头晕泛恶,纳食不佳,厌食油腻,过1周后两目黄染,随后皮肤亦黄,黄色尚鲜明,伴胁痛,脘胀,头重如裹,小便短黄,大便稀溏。体格检查:T36.4,℃,R21次/min,BP134/86mmHg。双肺呼吸音清晰,HR82次/min,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肝区压痛、叩击痛,腹水征(-)。双下肢无水肿。舌苔黄腻,脉濡缓。肝功能:血清总胆红素104μ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90U/L,天冬酸氨基转移酶49U/L,HBsAg(+)。肝胆B超:肝实质光点增粗。要求回答:中医诊断、证型、辨证分析、治法、主方、用药。
患者,女,28岁,拔除右下第三磨牙,拟行切开拔除阻生智齿的切口设计,手术操作过程中,不正确的是()
A. 远中切口尽量偏舌侧
B. 颊侧切口与远中切口的末端成45°角向下,勿超过前庭沟
C. 应作黏骨膜全层切开,紧贴骨面将瓣翻起
D. 如用远中切口就可以消除阻力,可不作颊侧切口
E. 缝合后切口下应有足够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