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8小时 B. 24小时 C. 2天 D. 4天 E. 不可能
A. 反映药物吸收的相对量和速度 B. 反映药物分布的速度 C. 反映药物消除的速度 D. 与药物疗效、毒性有关 E. 与估算给药剂量有关
A. 乙酰水杨酸pKa=3.5 B. 麻黄碱pKa=9.4 C. 苯巴比妥pKa=7.9 D. 磺胺嘧啶pKa=6.5 E. 水杨酸pKa=3
A. 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是治疗时有药理活性的药物 B. LD 是引起某种动物死亡剂量的50%剂量 C. ED 是引起效应剂量的50%剂量 D. 药物吸收快并不意味着消除一定快 E. 药物通过细胞膜的量不受膜两侧pH值的影响
A. 继续增加药物摄入量,血中药物浓度也不会再增加 B. 不论给药速度如何药物消除速度恒定 C. t1/2 是不随给药速度而变化的恒定值 D. 药物的消除主要靠肾脏排泄 E. 药物的消除主要靠肝脏代谢
A. 离子型药物易跨膜,不易留在膜一侧 B. 非离子型药物易跨膜,离子型药物不易跨膜 C. 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药物都易跨膜 D. 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药物都不易跨膜 E. 非离子型药物不易跨膜,易留在膜一侧
A. 是牢固的 B. 不易被排挤 C. 是一种生效形式 D. 见于所有药物 E. 暂时失效
A. 口服给药 B. 静脉给药 C. 肌内注射 D. 经皮给药 E. 舌下给药
A. 以恒定的百分比消除 B. 半衰期与血药浓度无关 C. 单位时间内实际消除的药量随时间递减 D. 半衰期的计算公式是0.5C /k E. 绝大多数药物都按一级动力学消除
A. 2.6 B. 4.7 C. 6.4 D. 8.4 E.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