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田皮和田底的概念起自唐代,盛行于两宋,是土地租佃关系在法律上的直接反映 B. 所谓田底(权),又称田骨(权),指田主对土地的处分权和依约收益(收租)权。 C. 所谓田皮(权),又称田面(权)、永佃(权),指佃户对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土地的经营,由田主和佃户共同决定 D. 田主的田底权对应的义务是:向佃户出让土地的经营使用权。佃户的田皮权对应的义务是:依约向田主按时缴纳田租。
A. 典主要用于田宅不动产交易,当主要用于动产交易。除了用于财产交易,典还可以用于人身交易 B. 典卖田宅时,出典人仍然保留赎回权,承典人获得的是不完整、不充分的产权,因此又将典卖典买称为“活卖”“活买” C. 如到期不能赎回,则典产的所有权经在官府办理缴税过户手续后,由承典人取得 D. 宋代立法规定,一物不得两典,当出典人决定绝卖典物时,承典人有优先购买权。与绝卖不同,典卖契约无需到官府为契约用印即可生效
A. 夫妻犯义绝者强制离婚 B. 已婚丈夫编管或移乡,妻子提出离婚的,听 C. 妻子被同居亲属强奸,虽未成而妻愿离者,听 D. 户绝财产,死者有在室女的,除丧葬费外,户绝财产全由在室女继承
A. 监察本路司法狱政 B. 审核该路州府军监及下属各县案卷 C. 核准该路州府军监及下属各县呈报的死刑案件 D. 审核州府军监及下属各县案卷
A. 为不妨碍农务经营,对提起诉讼时间加以限制,规定在农忙之时不得提起民事诉讼(刑事诉讼不受影响),是为“务限法” B. 当犯人称冤,或家属代为申诉时,由原审机关的其他推官复审,称为:“移推” C. 当犯人称冤,或家属代为申诉时,由上级官府派员或指定其他官府复审,称为“移司别推” D. 强窃盗犯服刑完毕后,发付原籍充“警迹人”
A. 辽代的徒刑分终身、五年、一年半三等,在中国法制史上首次创立了终身徒刑 B. 辽代杖刑最高数达三百,远超汉以来常行刑数 C. 金章宗完颜璟泰和元年颁布《泰和律义》,篇章体例一仿唐宋旧典 D. 西夏曾以西夏文制定《天盛改旧新定律令》,篇章体例一本《永徽律疏》
A. 祖述变通,附会汉法 B. 因俗而治,蒙汉异制 C. 定律绳顽,重典治国 D. 稽列圣之洪轨,讲前代之定制
A. 《至元新格》 B. 《风宪宏纲》 C. 《大元通制》 D. 《元典章》
A. 一百下 B. 一百〇七 C. 九十七 D. 五十七
A. 宣政院 B. 御史台 C. 肃政廉访司 D. 行御史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