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选项,不属于春秋各国和平交往秩序中基本原则的是

A. 志业于好
B. 讲礼于等
C. 示威于众
D. 无暴神祗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下列关于春秋各国交往规范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侯伯的使节执行外交任务时享有不借道的特权
B. 派使节将本国的重大事件主动告知友好国家,称为“告”
C. 派使节前往友好国家访问了解该国的最近状况,称为“聘”
D. 各国相会,杀牲立约,以求祖宗神灵见证,确保条约有效,称为“盟”

下列关于春秋时期各国立盟约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凡立盟必杀牲,诸侯间会盟用牲多为牛,以玉敦盛牲血,用以书写条约的正文
B. 歃血时,由地位最低国家的代表手持盛有牛耳的珠盘,由地位最高国家的代表首先持牛耳歃血,然后按照国家等级依次歃血
C. 立盟用牲中,等级最高的是牛,其次是猪,再次是鸡,最次是犬。牛、猪都是贵族专用,鸡犬都是庶人所用。
D. 凡立盟必杀牲,诸侯间会盟用牲多为牛,歃血仪式后,要将牺牲埋入坑中,往往还在盟书中祝诅说“如渝此盟,有如此牲”之类的话,以示对盟约的遵守

下列选项,不属于春秋时期作战法则的是:

A. 声罪而伐、成列而鼓
B. 无伤君子
C. 不伐丧
D. 不因粮于敌

《左传》称:冬,楚子为陈夏氏乱故,伐陈。谓陈人“无动!将讨於少西氏”。遂入陈,杀夏徵舒,轘诸栗门。因县陈。陈侯在晋。申叔时使於齐反,复命而退。王使让之,曰:“夏徵舒为不道,弑其君,寡人以诸侯讨而戮之,诸侯、县公皆庆寡人,女独不庆寡人,何故?”对曰:“犹可辞乎?”王曰:“可哉!”曰:“夏徵舒弑其君,其罪大矣;讨而戮之,君之义也。抑人亦有言曰:‘牵牛以蹊人之田,而夺之牛。’牵牛以蹊者,信有罪矣;而夺之牛,罚巳重矣。诸侯之从也,曰讨有罪也。今县陈,贪其富也。以讨召诸侯,而以贪归之,无乃不可乎?”王曰:“善哉!吾未之闻也。反之,可乎?”对曰:“吾侪小人所谓‘取诸其怀而与之’也。”乃复封陈。乡取一人焉以归,谓之夏州。下列选项,对这段文献理解错误的是:

A. 申叔时认为,楚王兴兵讨伐陈国内乱是违法的,因为陈国的内战是陈国内政,他国不应干涉
B. 申叔时认为,和陈国乱臣所犯的罪相比,楚王加于陈国的刑罚过重了,用刑有失轻重失衡,应该按照罪责相应的原则追究陈国的责任
C. 申叔时认为,楚王吞并陈国的行为,与其兴兵讨罪的理由不相称,此举会令诸侯对楚国离心
D. 楚王认为,夏徵舒弑君的行为构成“不道”大罪,必须严刑讨之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