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文革”结束后,艺术歌曲这个领域的创作,包括有关的音乐表演,还只能说是有了新的复苏,并没有真正取得与广大城市音乐生活和我国音乐发展的实际相适应的进展。( )

A. 对
B. 错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陆在易的主要作品有:合唱《雨后彩虹》《行路难》、《在十八岁生日晚会上》、《云南民歌三首》,大型合唱套曲《蓝天、太阳与追求》、《中国,我可爱的母亲》,艺术歌曲《祖国,慈祥的母亲》、《我爱这土地》等。他的创作以其合唱音乐影响最大,其旋律的优美、感情的真挚、格调的清新、色彩的丰富和技法的凝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

A. 对
B. 错

刘德海早在“文革”期间就开始有关琵琶独奏乐曲的创编工作,如《浏阳河》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等。这时期他的作品还基本局限在根据民间歌曲进行改编的范围。但是,从这些作品也可看出他比较重视对琵琶演奏技巧的新探索。20世纪80年代他所创作的《天鹅》,就是一首完全根据中国民族音调所创作的、具有相当艺术含量和技术创新的作品。之后,刘德海在教学之余以更多的精力投入于琵琶新作的实践,先后创作了《秦俑》、《老童》、《金色的梦》、《白马驮经》《昭陵六骏》以及《杂耍人》等。这些作品都倾注了作者多年对人生的富于哲理的思考,以及对他自己总结的“新古典主义”(这里的提法与西方现代音乐发展中的提法概念一致,但又有不同,这是刘德海个人所提的、融合中国古代崇尚的“和”的美学思想以及与今天对艺术的追求相结合的美学观念)创作理念的追求。同时刘德海在自己这些琵琶独奏曲的创作中,对进一步挖掘和发展琵琶的新的演奏技术也进行了相当大胆的创新。( )

A. 对
B. 错

20世纪80年代中期,谭盾大胆地举办了一次全部是他个人创作的民族器乐独奏、重奏、小型合奏的“新作品音乐会”。该音乐会的作品是属于谭盾多方面向“器乐民族化和民乐现代化”大胆迈进的探索性实践。他这次的行动,标志着我国青年作曲家群体在音乐创作上一个颇具深远意义的开端。与他同时的其他青年作曲家,也在其影响下纷纷写出了各自的新作,如徐昌俊的柳琴曲《剑器》就以其新的创作意境和比较大胆的调性思维与一定的无调性思维相结合多声技法,给柳琴这一类弹拨乐器的独奏技巧,灌注了新的生命力。( )

A. 对
B. 错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乐器改革与制作的提高和专业作曲家对民族器乐创作的关注与不断投入,民族器乐合奏音乐也出现了空前的新进展。主要代表作先后有:李焕之的筝与民族乐队《汨罗江幻想曲》,周龙的根据琵琶传统大曲改编的同名大型作品琵琶与管弦乐《霸王卸甲》,彭修文的音诗《流水操》,金湘的《塔克拉玛干掠影》,刘锡津的《丝路驼铃》,何训田的《达勃河随想曲》,饶余燕的《骊山吟》,刘文金的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瞿小松的管乐协奏曲《神曲》,唐建平的《琵琶协奏曲》等。但如何进一步完善和提高这一领域的创作,仍是中国音乐界值得关注和有待深人解决的重要课题。( )

A. 对
B. 错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