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贝多芬《第五“命运”交响曲》(0p.67,1807)的“命运”主题动机,乐曲开始它作为主部主题时具有坚定而果断的气质,到副部时则收敛为轻(p)的力度和抒情(dolce)气质的旋律,在展开部中它促成了剧烈的冲突和戏剧性的发展,当再现部以动机的重复、酝酿,最后导致在高潮点上进入时,贝多芬有意味地插入双簧管,奏出宣叙式的一句旋律(268小节,Adagio处),加强主部主题原有的疑问性质。()

A. 对
B. 错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贝多芬《第五“命运”交响曲》(0p.67,1807)第二乐章(降A大调)的两个主题本身形成对比,但宁静、沉思的第一主题和具有英雄性的第二主题,在音调素材与气质上和“命运”动机又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贝多芬在这个乐章里,再次显示了运用变奏曲式的创作技巧,将两个主题内部所包含的多种因素,经过逻辑性的变化发展,充分挖掘出各自的潜力,最后给以完满的结束。()

A. 对
B. 错

贝多芬《第五“命运”交响曲》(0p.67,1807)第三、第四乐章的音乐材料同样与这个“命运”动机相连,第三乐章的调性安排是交响曲的主调性(c小调),这和《第三交响曲》相同,而再现部分是它最独特之处,定音鼓50小节固执的敲击,逐渐积蓄着内在的紧张度,最后像喷薄欲出的红日 一般冲向光辉的末乐章,英气豪迈的C大调第四乐章是整部交响曲最完美的结束。()

A. 对
B. 错

贝多芬《第五“命运”交响曲》(0p.67,1807)1808年12月22日首演于维也纳剧院,由贝多芬本人亲自指挥。同代人E.T.A霍夫曼盛赞《第五交响曲》所包含的浪漫主义精神,恩格斯曾感 叹过“要是你还没有听过这部壮丽的作品的话,那你这一生可以说是什么音乐也没听过”。后代人在欣赏和解读这部经典作品时,无论他持有何种观点,都会被它所包含的巨大精神力量而震撼,从中领会到贝多芬创作的无限魅力。()

A. 对
B. 错

《第六交响曲》(Op .60,1806)是贝多芬创作《第五交响曲》期间,几乎同时创作并完成的作品,它夹在英雄性、戏剧性的两部交响曲中间,使聆听者感到愉快风趣而又温暖亲切,领略到贝多芬创作风格的另一面。第一乐章引子的气质带有浪漫的神秘感,与主题的欢快跳跃形成鲜明对比;第三乐章仿奥地利兰德勒(landler)舞曲 的节奏和风格;而终曲乐章与交响曲开端的幻想气氛头尾相应。()

A. 对
B. 错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