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957年后,尤其是“大跃进”的年代,群众歌咏活动异常活跃,许多歌曲都紧密配合当时的形势,气氛热烈、形式大多偏于简单,甚至流于“公式化、概念化”。但在实际演出中,还是有少数艺术质量比较突出并得到广泛肯定的作品。如( )。

A. 以毛泽东诗词谱写的合唱:彦克、吕远《七律・长征》,李劫夫的《七律・为女民兵写照》。
B. 以及《接过雷锋的枪》(朱践耳曲)、《毛主席,我们心中的红太阳》(沈亚威曲)。
C. 根据歌剧《洪湖赤卫队》选曲改编的合唱《放下三棒鼓、扛起红樱枪》严良堃曲)等。
D. 朱践耳在留苏期间动笔、回国后才完成的毛泽东诗词所谱写的交响合唱《英雄的诗篇》(共五个乐章:“六盘山”、“井冈山”、“大柏地”、“十六字令三首”、“长征”)。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1965年,为了纪念长征胜利30周年,以“战友文工团”的(),根据萧华的长诗集体谱写了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十个乐章)。这是当时被认为较好符合“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原则,得到了广大群众和音乐界一致肯定的、社会影响最大的大型声乐套曲。( )

A. 晨耕、生茂
B. 唐诃、李遇秋
C. 肖白、,贺绿汀
D. 张敦智、田丰

陈培勋(1922-2006)早年在香港开始学习钢琴和作曲理论,1939年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选修作曲理论。后在广东、四川等地的高等音乐院校从事广泛的音乐实践。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在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从事教学,曾任该系配器教研室主任。为了填补当时中国钢琴教材的不足,他利用课余时间,以自身熟悉和喜爱的东音乐”作为素材,创编了()等钢琴独奏曲。在这些作品中陈培勋出色地将我国传统民乐曲牌及其情趣给予钢琴化的处理,无论在作曲技巧、钢琴语言的民族化以及对钢琴技巧的发挥上,都比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钢琴音乐创作有明显的提高。他的这些作品标志着我国钢琴音乐从过去所谓()进入()的新时期。因此,他的这些乐曲发表后,受到了广大音乐院校师生的欢迎,流传全国音乐讲堂和舞台。( )

A. 《雨打芭蕉》、《双声恨》、《步步高》《平湖秋月》、《赛龙夺锦》
B. “自由创作时期”;“对西方音乐元素开展深度借鉴或片面拼接”
C. 《卖杂货》、《旱天雷》、《思春》、《双飞蝴蝶变奏曲》
D. “民歌风时期”;带有中国民族器乐的思维和形象塑造

这一时期,除了上述第9小题陈培勋的钢琴作品,值得提出的钢琴作品还有:桑桐的钢琴组曲()、邹鲁的()、黄虎威的钢琴组曲()、朱践耳的()、罗忠镕的()、田丰的()、廖胜京的()、郭石夫的()等。在1959年()的舞剧《鱼美人》公演取得成功后,音乐出版社于1961年出版了两位作者改编的钢琴组曲() (共6首,即()。这些虽然是舞剧音乐的改编曲,但其音乐优美动听,钢琴语言的丰富生动,民族化创新鲜明,深受各类听众喜爱。( )

A. 《随想曲》;《奏鸣曲“青春之诗”》;《巴蜀之画》、《序曲两首》
B. 《小奏鸣曲二首》、《高山族组曲》、《火把节之夜》、《塔吉克鼓舞》
C. 吴祖强、杜鸣心;《舞剧“鱼美人”选曲》
D. 《人参舞》、《珊瑚舞》、《水草舞》、《草帽花舞》、《二十四个鱼美人舞》和《婚礼场面群舞》

罗忠镕为了进一步探索中国钢琴音乐的民族化,曾有意识将中国民间调式和音调与西方传统复调技法加以结合,创作了____--当时未正式出版,仅用油印方式。这是中国钢琴音乐中____较为完整地探索具有____的复调性作品。当时不少钢琴演奏家,如周广仁、郭志鸿、储望华、刘诗昆、殷承宗、李瑞星等,也表现出对从事钢琴创作的兴趣。不过他们的创作大多属于民间歌舞或一般声乐创作的改编曲。它们具有较大的教学实用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当时中国钢琴创作的不足。其中像周广仁的____、储望华的____、郭志鸿的____、殷承宗的____等还得到广泛的欢迎。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