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关于秦代定罪量刑制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秦代的故意犯罪称为“端”,从重处罚
B. 秦代的非故意犯罪称为“不端”,从轻处罚
C. 秦代法律允许以官爵抵免刑罚
D. 秦代的自首称为“自新”,可以从轻或减免刑罚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下列关于秦代身份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身份最高、享受权利最充分的,是秦帝国的皇帝
B. 普通民众的身份分为士农工商四等,其中士农地位高,享受完整的臣民权利,工商的地位相对较低,尤其是商人,受到种种法律上的歧视和限制
C. 官僚贵族是仅次于皇帝的高阶社会身份,按照其官爵等级享受种种法律明确规定的身份待遇和特权
D. 秦代的皇族如没有军功,则不能享受宗室权利,与普通民众无异

下列关于秦代诉讼法制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秦代的诉讼分为“公室告”和“非公室告”,其中公室告是允许到官府提起诉讼的案件,非公室告指家庭内部的人身财产纠纷,如子盗父母、父母擅杀或刑髡子及奴妾等,利益受损者皆不可到官府告发,即便告发,官府也不予受理
B. 官府受理案件后,会派员到现场勘查,制作“爰书”。所谓“爰”是“交换”“变换”的意思,指将现场勘验的情况变成图文,记录在案
C. 爰书制作完成后,勘验官吏还会命令基层官吏封守与案件相关的人员和财物、证物,其中扣押涉案人员称为“封”,扣押涉案财物、证物称为“守”
D. 进入审问阶段后,秦代的诉讼流程与周代基本一致,待形成判决后,主审官宣读判决书称为“读鞫”,如犯人不服上诉,称为“乞鞫”

下列关于汉代法律创制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汉代法律基本承继秦代而来,史称“汉承秦制”
B. 汉代法律形式基本与秦代相同,仍以律令为核心,故称为“律令体制”
C. 汉代的律典立法主要集中在前期,自高帝朝至武帝朝,武帝朝以后,很少对律典进行大规模的编纂
D. 汉代生成的令体系非常庞杂,分编为《令甲》《令乙》《令丙》三编,其与律的关系,汉代人认为“律以正罪名,令以存事制”,即律是规定犯罪与刑罚的,令是创立国家制度的。

关于汉代的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科是汉代新出现的法律渊源
B. 科是当法司断案时发现法无明文规定之情形时,法官比附律典中最接近的条文,拟出判决意见,经上报皇帝批准后,予以使用的特别法律规范
C. 科与律令一样,都是来自皇权的立法成果
D. 科的规定更为细致具体,因此其效力高于律令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