勋伯格使用瓦格纳半音化的和声语言,()是他第一首重要作品,也是他第一首引起听众激烈反对的作品,但后来却成了他最常被演出的作品之一;第一首无调性作品是();第一首用无调性写成的管弦乐作品是();第一首完全用十二音体系写成的作品是()。( )
A. 《小提琴协奏曲》;《钢琴协奏曲》;《一个华沙的幸存者》;歌剧《摩西与阿伦》
B. 独幕音乐剧《幸福的手》;《第三弦乐四重奏》;《乐队变奏曲》;《第四弦乐四重奏》
C. 交响诗《佩利阿斯与梅丽桑德》;大合唱《古列之歌》;独角戏《期待》;独唱套曲《月迷彼埃罗》
D. 弦乐六重奏《净化之夜》;《钢琴曲三首》;《五首管弦乐曲》;《钢琴组曲》
查看答案
关于韦伯恩的创作特点及其影响,下列表述符合史实或事实依据的是( )。
A. 韦伯恩与贝尔格不同。他们两人虽然都以勋伯格的作曲方法为基础,但从20世纪音乐发展来看,贝尔格尽力把它拉回“过去”,使它向传统靠拢,而韦伯恩更倾向 “未来”,更具“先锋性”。
B. 韦伯恩把勋伯格的作曲规则运用得更加彻底、更加极端、更加理性化,因而使他的音乐语言更加抽象、主观,带有更多的实验的性质。
C. 韦伯恩创作的具体表现如:(1)旋律、和声的零碎和片断。(2)织体的节俭。(3)曲式结构的简短。
D. 韦伯恩的上述独特风格,促进了二战以后新音乐的发展:(1)影响了点描派(pointillism)音乐的形成。(2)预示了序列音乐的发展。(3)提高了音色在作品中的地位。因此,本选项,再加上A、B、C选项,才能构成本题的完整答案。
新古典主义(neoclassicism)是20世纪上半叶,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一个重要流派。它力图复兴古典主义或古典主义以前时期的音乐风格和特征。意大利作曲家布索尼(Ferruccio Busoni,1866-1924)在1920年发表了一封公开信《新的古典主义》,其中提到“我所理解的新古典主义,就是掌握、选择和利用以往经验的全部成果,以及这些成果所体现出来的坚实而优美的形式。”他认为新古典主义的主要特征是:()。这封信实际上成了新古典主义的宣言书。不过,在此之前,有几部作品已被认为预示了新古典主义风格,如()的《古典交响曲》(1917)、德彪西和拉威尔后期的钢琴曲,如()的《库普兰之墓》(1917),以及萨蒂的《官僚小奏鸣曲》(1917)等。( )
A. 风格的统一、复调的高度发展和明朗的客观性气质;普罗科菲耶夫;拉威尔
B. 风格的统一、复调的高度发展和明朗的客观性气质;肖斯塔科维奇;德彪西
C. 古希腊艺术风格、文艺复兴时期的复调和巴赫的复调成果;普罗科菲耶夫;拉威尔
D. 古希腊艺术风格、文艺复兴时期的复调和巴赫的复调成果;肖斯塔科维奇;德彪西
新古典主义作为音乐运动真正开始是在()年,代表人物是斯特拉文斯基(Igor Stravinsky),以他的第一部新古典主义作品、舞剧()的首演为标志。( )
A. 1913;《春之祭》
B. 1920;《浦契涅拉》
C. 1909;《火鸟》
D. 1911;《彼得鲁什卡》
斯特拉文斯基早期作品《焰火》(1908)原是给他老师女儿的结婚礼物,带有印象主义色彩,1909年在彼得堡上演,引起了俄罗斯舞蹈团主持人佳吉列夫(Sergey Diaghilev)的注意。佳吉列夫委托斯特拉文斯基为他的舞蹈团在巴黎演出创作舞剧音乐,从()开始,接着(),一直到(),这三部舞剧的成功演出,奠定了斯特拉文斯基在西方的巨大声誉。( )
A. 《浦契涅拉》;《俄狄浦斯王》;《浪子生涯》
B. 《婚礼》;《士兵的故事》;《阿波罗》
C. 《火鸟》;《彼得鲁什卡》;《春之祭》
D. 《魔女之吻》;《诗篇交响曲》;《阿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