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案例: 教学内容:学习立卧撑 教学目标: (1)采用素质练习,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和力量耐力。 (2)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开动脑筋,发展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学习的能力。 (3)培养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教学组织: (1)准备活动 队列练习、热身跑(抱团游戏):全班同学围成一个圆,逆时针慢跑,当听到老师喊“2”时,两个同学抱成一团;听到喊“3”时,三个同学抱成一团,以此类推。所有同学必须在3秒内完成抱团,多人或者少人的“团”算组合失败,需向上纵跳3次。 专项练习:俯卧撑。 (2)基本部分 ①立卧撑 教法:讲解、示范;循环指导;先分解再完整练习。 要求:预备时成立正姿势。 A:抬头、脚跟离地; B:稍提臀;两脚同时蹬地;俯撑时身体.成-直线。 学法:互相观察、体会动作。 ②支撑比赛 方法:学生面向圆心站立,听到动令后双手支撑地面成俯撑,互相之间比赛,看谁在动作标准的情况下支撑的时间最长。 教法:示范、讲解动作要领;让学生了解该练习的意义;调动气氛、鼓励学生。 要求:膝关节伸直、手臂垂直于地面,身体成一直线。 学法:仔细观察、互帮互助、鼓劲加油;积极参与比赛,争取胜利。 (3)结束部分 放松练习、课后小结、宣布下课。 上述体育课案例运用了哪些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策略,举例说明。


    问答题

    案例: 在一堂初一男生跨栏跑教学课上,我组织了学生第一次跨栏。我先利用图片进行动作要领的讲解,并做模仿练习。无栏练习时,他们都做得很好,但是学生一到真正过栏就不行了,都是跑到栏前停下,不敢跨。只有少数胆大的学生能过,但都是跳过栏。在体育课中,我们经常碰到这种现象,如不敢做有点难度的单杠、双杠动作,不敢跳高、跳山羊、跳横箱等,导致正常教学难以继续进行。于是我让学生观看在课前各小组收集的跨栏跑优秀运动员的图片,并将技术动作展示在学生面前,然后讲解跨栏跑动作、比赛场面、优秀跨栏运动员的事迹等(从情感上获得学习跨栏跑的渴望,从感性上认识什么是跨栏跑)。再次练习时,我首先提出把栏放到最低以降低危险性,然后让学生开动脑筋,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想一想还有什么方法更安全。同学们集思广益,想出了找替代物做栏架、用体操棒放在地上进行模仿练习,用橡皮筋两人两边拉直进行跨越练习等方法。但即使做了安全措施,同学们也还是不敢跨,因为没人带头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增强他们的勇气。于是我就自己带头示范,并告诉他们“勇气不是说的,而是要体现给人看的”。我做了示范动作,效果不错。高个子的男生随后也跟着带头跨栏。就这样,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第三个……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本案例的不足之处和可借鉴之处。


    火星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