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0.2 mol.L-1 B. 0.4 mol.L-1 C. 0.1 mol.L-1 D. 0.05 mol.L-1
A. [S] B. 1/2[S] C. 1/4[S] D. 0.4[S]
A. [S] B. [E] C. [pH] D. 时间 E. 温度
A. Km值是酶的特征性物理常数 B. Km值可以表示酶和底物之间的亲和力 C. Km值可以预见系列反应中哪一步是限速反应 D. 用Km值可以选择酶的最适底物 E. 比较Km值可以估计不同酶促反应速度
A. 酶的反应速度可通过测定产物的生成量或测定底物的减少量来完成 B. 需在最适条件下进行 C. 按国际酶学委员会统一标准温度都采用25℃ D. 要求[S]》[E]
A. 所有的酶促反应速度对pH的曲线都表现为钟罩形 B. 最适pH值是酶的特征性物理常数 C. pH不仅影响酶蛋白的构象,还会影响底物的解离,从而影响ES复合物的形成与解离 D. 以上都不对
A. 温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不仅包括升高温度使速度加快,也同时会使酶逐步变性 B.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在最适温度时,酶反应速度最快 C. 最适温度是酶的特征性常数 D. 一般植物酶的最适温度比动物酶的最适温度稍高
A. 酶蛋白变性 B. 失去Cl- C. 失去辅酶 D. 酶含量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