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榆林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当地凭借技术创新,把大片的沙荒地改造成了高效农田。土地由坏变好,源于陕西省在沙漠治理上的技术创新。研究人员发现,毛乌索沙漠中含有大量的砒砂岩和沙子,这两种物质只要比例调配得当,就能改造好沙荒地。沙荒地改造的成功说明()
A. 合理改造自然规律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键
B. 科技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C. 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
D. 人类可以通过劳动实践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查看答案
以下关于真理的描述正确的有()
A. 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B. 发展着的认识就是真理
C. 真理的内容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D. 真理是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在贵州平塘竣工的FAST(全称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是世界上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与号称“地面最大的机器”的德国波恩100米望远镜相比,灵敏度提高约10倍,FAST将在未来20-30年保持世界一流设备的地位。这表明()
A. 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发展真理
B. 人们的实践能力依赖于认识工具的发展
C. 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D. 认识工具的发展是人类获得真理性发现的关键
2017年10月10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宣布,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经过一年紧张调试,发现了多颗新发现的脉冲星。脉冲星是一种自转周期极其稳定的星体,被称为宇宙中最精准的时钟,可以为引力波探测、航天器导航等重大科学及技术应用提供理想工具。这是中国天文设备首次发现脉冲星,实现了“零的突破”。搜寻和发现射电脉冲星是“中国天眼”核心科学目标。宇宙中有大量脉冲星,但由于其信号暗弱,易被人造电磁干扰淹没,目前只观测到一小部分。具有极高灵敏度的FAST是发现脉冲星的理想设备。这表明()
A. 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
B. 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手段和条件
C. 科学技术是认识发展的源泉和根本动力
D. 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探索未知世界
1969 年问世的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是宇宙的基本规律之一,也为人类认识自然提供了一把刻度精准的尺子。紧握这把尺子,核物理学家于上世纪 60 年代提出了“稳定岛”理论。2010年上半年,俄美科学家成功合成了一种拥有 117个质子的新元素,它可能就是科学家一直寻找的第 117号元素,这将填补目前已被发现的第 116号和 118号元素之间缺失的“一环”,这将证实“稳定岛”的存在。这说明( )
A. 人们对规律的认识可以创造新物质
B. 新理论的提出有助于人们对规律加以创新
C. 人类可以掌握和补充基本规律
D. 人的意识可以指导人们创造新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