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中晚期的磬在制造工艺上已经有很大发展,至( )磬的形制则完全定型。
A. 西汉初期
B. 秦代早年
C. 战国时期
D. 春秋时期
查看答案
淅川一号春秋晚期墓中有一件石排箫,此器白色,上端齐平,钻有13-圆孔,下端长短相次。值得注意的是管孔的深度与管的实际长度不一致,且采用( )的原理,管孔内径自最长管到最短管依次减小。除残损的管口外,大部分管能吹出乐音。
A. “异径管律”
B. “新法密率”
C. “三分损益律”
D. “五度相生律”
目前出土年代最早的一组西周编钟是( )。
A. 陕西扶风齐家村窖藏出土的柞钟与中义和钟。
B. 1980年5月陕西宝鸡市南郊竹园沟西周𢐗伯各墓出土,一套共三件。年代相当于西周初期的康王、昭王之间。
C. 河南信阳长台关一号楚墓13件出土编钟。
D. 河南三门峡虢国墓地出土的双组16件编钟。
土类乐器,系用陶土烧制而成。夏商时期已经出现陶铃、陶鼓、陶响、陶角、陶镛、陶埙等陶制乐器。周代陶土制成的乐器以埙为主。出现了( ),音响更趋完善。
A. 三音孔陶埙
B. 七音孔陶埙
C. 五音孔陶埙
D. 九音孔陶埙
请阅读下列两段文字:晋代郭璞注云:“如漆桶,方二尺四寸。深一尺八寸,中有椎柄连氐挏之,令左右击。”这种乐器的形状有如木升,上宽下窄,用木棒撞击内壁发声,常作为起始乐器使用。郭璞云:“如伏虎,背上有二十七鉏铻,刻以木,长一尺,擽之。”演奏的时候,用一支一端破成细条的竹筒,刮虎背上的锯齿,以表示乐曲的终止,演奏方式类似于键盘乐器上的刮奏。这两段文字提到的乐器分别指的是( )。
A. 木鼓
B. 柷
C. 木质鹿鼓
D. 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