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土类乐器,系用陶土烧制而成。夏商时期已经出现陶铃、陶鼓、陶响、陶角、陶镛、陶埙等陶制乐器。周代陶土制成的乐器以埙为主。出现了( ),音响更趋完善。

A. 三音孔陶埙
B. 七音孔陶埙
C. 五音孔陶埙
D. 九音孔陶埙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请阅读下列两段文字:晋代郭璞注云:“如漆桶,方二尺四寸。深一尺八寸,中有椎柄连氐挏之,令左右击。”这种乐器的形状有如木升,上宽下窄,用木棒撞击内壁发声,常作为起始乐器使用。郭璞云:“如伏虎,背上有二十七鉏铻,刻以木,长一尺,擽之。”演奏的时候,用一支一端破成细条的竹筒,刮虎背上的锯齿,以表示乐曲的终止,演奏方式类似于键盘乐器上的刮奏。这两段文字提到的乐器分别指的是( )。

A. 木鼓
B. 柷
C. 木质鹿鼓
D. 敔

现今在我国已失传的乐器有( )。

A. 瑟
B. 筑
C. 琴
D. 筝

无柱的乐器在周代泛称“琴”。从出土情况来看,弦数不一。目前能够见到的年代最早的不同类型的琴有( )。

A. 河南信阳长台关一号墓出土了三件瑟,属战国早期。
B. 江西贵溪龙虎山也出土了战国早期越人崖墓十三弦筝。
C. 曾侯乙墓出土的一张五弦琴与一张十弦琴。
D. 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出土一件七弦琴。

下列说法符合史实依据的有( )。

A. 革类乐器指用动物的皮作为主要材料的乐器。这类乐器以表面蒙皮的各类鼓为多。周代文献中提到的鼓的种类,其数量居八音之首。
B. 古代称十三簧为“笙”,十九簧为“巢”,三十六簧为“竽”。
C. 周代的竹类乐器种类较多,仅次于革类乐器,可以将其归为编管与单管两类。
D. 《尔雅》称大箫为“言”,有二十三管,称小者为“筊”( jiǎo),有十六管。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