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中世纪音乐“新艺术”阶段出现的等节奏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

A. 14世纪,经文歌创作的手段越来越复杂,作品的篇幅也越来越扩大,这时作曲家开始寻找一种有效的曲式组织方式,以便保证丰富和变化多端的音乐也具有统一的理性基础,这促成了盛行于14、15世纪的对等节奏技术(isorhythm)的探索和试验。
B. 等节奏技术特征是,通常在低声部利用固定音列、 固定节奏这两个要素周期性反复出现,使经文歌建立于一种统一的逻辑结构。所谓固定音列,即固定地使用一段被称为“克勒”(color)的旋律音列;所谓固定节奏,即预先设计的被称为“塔里”(talea)的节奏型,将克勒与塔里结合起来,并以各种不同的变化方式灵活运用就构成了等节奏技术的基本内容。
C. 在具体实践中,克勒和塔里的结合可以有许多变化,如塔里节奏型中间更换,塔里在反复时可以增值、减值、逆行、转位,以及把等节奏技术扩展到其他声部。
D. 通过等节奏这种技术手段的运用,可以看到,复调音乐的写作规模可以得到很大扩展,但却不会因为作品篇幅增大而失去统一性,由克勒和塔里共同构成的等节奏仿佛潜 伏于深层的理性力量,在听觉不易察觉中给予音乐一种统一的逻辑。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中世纪音乐“新艺术”阶段出现的新的对位音响现象,具体情况是怎样的?( )

A. 在探索新音乐的节奏手段的同时,14世纪也开始注意发掘变化音级的和声效果以获取新的表情风格。变化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0世纪,所谓“伪音” (musica ficta)即基本自然音级之外的变化音级,当时常常是为避免三全音程的不协和效果而使用。
B. 13世纪伪音理论主要局限于单声音乐。14世纪则在复调音乐中较多地使用。常见的是使用于终止,喜欢在终止时旋律临时升高,以小二度上行结束,这种新的终止式既带来新的音响,也对以后的调性思维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C. 在《新音乐的艺术》中穆里斯专门讨论了这个问题,他主张在以五度终止时前面的三度应该是大三度,以八度终止时前面的六度应该是大六度(终止于同度时则应为 小三度),当由于变化音级而导致出现三全音的音程结合时,根据当时的原则,应该同时变化内声部音级予以避免,这形成了二重变化音的终止形式。
D. 伪音的使用尽管在14世纪比较普遍,但在习惯上人们常常并不是都严格地记写,很多情况下是演唱者根据经验即兴地歌唱。

代表中世纪音乐“新艺术”成就主要集中于( )等方面。

A. 新艺术与古艺术之争以及《福维尔传奇》
B. 新的记谱方式
C. 等节奏
D. 新的对位音响

纪尧姆·德·马肖(Guillaume de Machaut,1300-1377)是法国新艺术音乐的____人物。

马肖在诗歌和音乐创作情况的资料保存得非常完备,在西方音乐史上他是作品得到完整保存的____音乐家。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