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资料:以下内容是北京大学教授、人文学者钱理群先生一篇文章的内容。 记不得是哪一天,大概是几年前的某一日,我来北大中文系取信,突然被一位年轻人拦住,说他在北大当保安,却很着迷文学,也读过我的书,想和我聊聊:这大概就是我和俊曙的第一次见面。不知为什么,在我惊愕不已的那一瞬间,突然有了一丝感动。我答应了他的要求,好像是另约了一个时间,我专门赶到北大来,和他见面。 在谈话中,俊曙告诉我,他原在河南某大学就读,毕业后,找了一些工作,都不甚如意,原因是忘不了自己的“北大梦”,于是,就到北大来,寻了份保安的工作,作为实现北大梦的第一步:先感受一下北大的气氛,同时利用北大的条件,听课、读书,准备考研究生。我在逐渐远离梦的校园里,遇到了一位还在做梦的青年人了。在进一步的交谈里,我发现,俊曙对于文学,对于思考,有一种痴迷,一份神圣感,同时又有找不到出路的迷茫。于是,我断定:这又是一位“精神流浪汉”。 这就唤起了我的历史记忆:我在一九九四年写过一篇《保留一块精神流浪汉的圣地》的文章,谈到当时就接触到的一批没有机会读大学的年轻人,出于精神的渴求,来到北大附近,一边打工谋生,一边“蹭课”,做编制外的旁听生。我把他们命名为“精神流浪汉”,并且认为在八九十年代的商品潮中,出现这样的“精神流浪汉”,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思想、文化、教育现象。文章特地指出,在蔡元培“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的校风熏染下,自由听课,对不注册的旁听生的宽容态度,是“北京大学的教学制度,以至教育传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胡适曾亲自关照过一位来自贵州边远小县务川的名叫寿生的苗族偷听生,在一九三四至一九三五年,在所主持的《每周评论》上先后发表了寿生的十篇小说和十二篇时事评论文章,并多次在“编后记”里热情推荐。 俊曙讲了一件北大小事,是他的亲身经历:许多老师和同学在知道他干着保安准备考研时,都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力所能及的帮助支持,他从中感受到了“尊严上的平等和人道上的关怀”,于是,就写了篇文章,题目叫《北大的人文》。 还是鲁迅说得好:“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生存与温饱是发展的基础与前提,而发展则要仰赖更为自觉的精神的不断升华。我读俊曙的书,在为他对文学与思想的执著追求感动。我还想起了鲁迅的另一句话:“青年又何须寻那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呢?不如寻朋友,联合起来,同向着似乎可以生存的方向走。你们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就以此语赠俊曙和他的朋友,并请相信,在你们艰难寻路中,会有一位老人始终在关注、支持你们,并给予默默的祝福。 请结合上述资料的内容,自选角度,以“让所有的梦想都开花”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生动流畅; 2.紧扣材料,视野开阔,见解深刻; 3.1000~1200字。
查看答案
搜索结果不匹配?点我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