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七年级上册《移情草木——花鸟画》的重难点设计如下:
重点:
(1)理解、感受花鸟画,加深对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关系的理解。
(2)有关造型知识、色彩知识。
(3)用水墨画的表现形式去表现自己喜欢的花草动物。
难点:
怎样用中国画表现花鸟,特别是利用色彩和抽象的表现形式相结合来表现身边的动植物。
结合案例,分析通过什么方法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查看答案
案例:
潘老师在《商品无声的推销员——包装设计》课的学生作业设计如下:
(1)提出作业要求
①大家在设计时要注意包装要舒适方便、多功能,造型美观、构思精巧,并注意考虑其中的某一方面,设计出你喜欢的包装。
②写出设计思路。
③先独立思考设计,画出草图,然后小组合作交流,互相提出建议,修改。
(2)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3)作业设计分层次,对于认知水平高、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鼓励他尽量从舒适方便、造型美观、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三方面进行综合设计;对于能力水平一般的学生,注重某一方面就可以了。
(1)对潘老师的作业布置要求进行评价。
(2)谈谈对潘老师作业评价的方式的看法。
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应该怎样合理地进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案例:
课前引导学生欣赏准备的图形资料,组织学生到附近具有一定艺术格调的楼馆等场所参观,感觉这些环境场所特有的审美韵味,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入:启发学生思考,带着问题进行欣赏分析:这些室内环境设计或生活中的摆设、物品,与生活中的一般用品有何不同?给人以怎样的审美感受?使人品位出什么样的情调?
学生之间可进行简短讨论,以相互启发、引导,进入思考情境。
(1)本案例应用了什么导入方法,请说明导人的目的是什么?
(2)在教学中应用导入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某校语文老师对班级里犯错误的学生的处理办法是:犯了小错误,就给大家唱支歌,表示歉意;犯了大点的错误,就去做件好事,表示弥补;犯了比较严重的错误,就写一份“说明书”,说明当时的心理活动。
问题:你对这位老师如此“惩罚”学生有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