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男童,15天前咽痛,自服羟氨苄青霉素后好转,8天前低热,近4日右肩和左膝疼痛,但无红肿。昨日感觉心累,心电图示P-R延长,ST-T改变。体检发现咽红,无脓性渗出物,心尖区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胸部X线片示心影轻度扩大,搏动稍弱,未见关节红肿,初步诊断为风湿热。2天前患儿出现颜面水肿,唇周微绀,呼吸32次/分,心率130次/分,心音稍低钝,心尖Ⅲ级收缩期杂音,肺底部可闻中细湿啰音。肝肋下1.5cm,质地中等,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3周前拔牙后发热,呈不规则热型,体检:贫血貌、皮肤见瘀斑,心界扩大,心音低钝,心率105次/分,心尖Ⅲ级收缩期杂音,肝脾大。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可能发生:()
A. 风湿热复发伴心力衰竭
B. 感染性心内膜炎
C. 败血症
D. 风湿热复发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E. 以上都不是
查看答案
患者男,35岁,因“心悸、乏力、食欲亢进2个月,双眼畏光、流泪1个月”来诊。患者1年前发现甲状腺功能亢进,曾口服丙基硫氧嘧啶后出现严重皮疹,后改为甲巯咪唑治疗,半年前自行停药。近2个月自觉心悸、乏力、食欲亢进,近1个月双眼畏光、流泪,无明显球后压迫感、眼痛及复视,口服甲巯咪唑后出现白细胞减少(0.8×109/L),无明显发热。查体:双甲状腺Ⅱ度肿大,HR90次/min,律齐;双眼睑水肿,无明显眼睑红斑,无明显结膜充血、水肿,无明显眼阜水肿,双眼突眼度20mm,双眼睑挛缩+2mm,无眼睑闭合不全。最可能的诊断是(提示患者TT33.65ng/L(正常值0.92~2.79ng/L),TT4280μg/L(正常值58~140μg/L)。)()。
A. Graves病
B. 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
C. 桥本甲状腺功能亢进
D. 桥本甲状腺炎
E. 亚急性甲状腺炎
F. 无痛性甲状腺炎
男性,31岁,右前臂皮下结节,直径1cm,境界清,无包膜,镜下由成纤维细胞样梭形细胞构成,席纹状排列,有单核组织细胞和散在多核巨细胞,偶见核分裂。诊断为()
A. 腱鞘巨细胞瘤
B. 骨巨细胞瘤
C. 纤维组织细胞瘤
D. 低度恶性的纤维肉瘤
E. 结节性筋膜炎
狭义的企业文化不包括()。
A. 经营宗旨
B. 价值观念
C. 道德行为准则
D. 精神文化
阅读《论雷峰塔的倒掉》的教学实录(节选),按照要求答题。师:今天和同学们一起学习鲁迅的文章:《论雷峰塔的倒掉》,先请一位同学把课题写在黑板上。(学生板书时把“雷峰塔”的“峰”误写成“锋”)师:这位同学字写得很好,不过有一个小小的错误,(许多同学举手)啊,看来大家都发现了。好,你来说。生1:他把“山”旁的“峰”写成了“金”旁。师:想想看,这个错误怎么造成的?生2:受了雷锋同志名字的影响。生3:太粗心,没有仔细观察。师:他们两人讲得都对,但是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没有讲出来。大家再想想。生4:他没有弄清楚这座塔为什么叫“雷峰塔”。师:那就请你告诉他,行吗?生4:注解里有说明的,这座塔建造在叫“雷峰”的山上,所以叫“雷峰塔”。它跟雷锋同志没有关系的。那是山名,所以“峰”字是“山”旁。以下对于这一教学实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教师重在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
B. 从辨别字入手,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为后面的学习埋下伏笔
C. 侧重于对字词的学习,以扫清字词障碍
D. 重点培养了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