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关于《孔子庙堂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字形偏婉转扁圆。
B. 上紧下松。
C. 形体、线条多呈外鼓形。
D. 字内空间轻松、疏朗。
E. 用笔温润雅致。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关于唐代书法,下列哪些基本判断得到了学界公认

A. 唐代书法大体可分为初、中、晚三个时期。
B. 唐代初期书法为承隋酝变期。
C. 唐代中期为革新鼎盛期。
D. 唐代后期书法为凋敝衰微与突变期。
E. 唐太宗对书法非常重视,采取了许多有利于书法发展的措施。

关于唐朝初期书法,下列哪些观点为学界基本一致的结论

A. 自唐立国到武后神龙元年为唐朝初期书法。
B. 唐朝初期书法经历了承隋和酝变两个阶段。
C. 武德贞观年间为承隋阶段,高宗武后年间为酝变阶段。
D. 承隋阶段的书法以继承为主调,是隋朝书风的自然延续,体现出南北融会的特点。
E. 楷书继续向法度化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尚没有形成足以体现唐代时代特色的独立风格。
F. 承隋阶段的代表人物是欧阳询和褚遂良。

关于承隋阶段的唐朝初期书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楷书的代表人物首推欧阳询。欧阳询书法摒弃二王,直取钟繇书风,又能上溯索靖及北碑,又从隋碑中吸收营养,融会各家之长,形成了自己的面貌。
B. 虞世南的书法秉承“二王”法,继承多于创造。
C. 欧、虞二家均属继承为主的书法家。
D. 虞氏书法更多地体现出“二王”为代表的南朝的书法风范,而欧氏书法则受北朝书法影响更深一些。
E. 虞世南在楷书法度化构建上成就更为突出,因此对后世的影响比欧阳询更大。

关于初唐行草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行草书经“二王”的努力开拓,已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形式与法理,唐初书坛深受其浸润。
B. 唐代初期经太宗的极力推崇和提倡,行草书笼罩在王羲之书风之下,王献之书法被忽视。
C. 欧阳询行书上溯魏晋又融会楷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终于彻底摆脱“二王”书风的影响。
D. 虞世南行书承智永衣钵,一派“王家”风范,没有创新的面貌。
E. 太宗李世民行书对“王书”心摹手追,在“二王”风范之外,创造别具一格的抒情境界。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