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背景
某施工单位通过公开招标中标某工程,与业主签订的承包合同部分内容有:
(1)工程合同总价2100万元,工程价款采用调值公式动态结算;该工程的人工费可调,占工程价款的35%;材料有4种可调:材料1占5%,材料2占15%,材料3占15%,材料4占10%;不调值费用占工程价款的20%。价格指数如下:
费用名称 基期代号
基期价格指数
计算期代号
计算期价格指数
人工费
A0
130
A
140
材料1
Bn
110
B
120
材料2
C0
120
C
138
材料3
D0
125
D
145
材料4
E0
135
E
160
开工前业主向承包商支付合同价的15%作为预付备料款,主要材料及构配件金额占合同总额的65%。竣工前全部结清。
(2)工程进度款逐月结算。
(3)本工程采用固定单价合同计价模式,当实际工程量增加或减少超过清单工程量的5%时,合同单价予以调整,调整系数为0.95或1.05。
合同履行过程中,施工单位对清单工程量进行了复核。其中:钢筋实际工程量为9600t,钢筋清单工程量为10176t(清单报价为5800元/t);土方实际工程量为30240m3,土方清单工程量为28000m3(清单报价为32元/m3)。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出钢筋与土方工程的价款调整报告。
2.问题
(1)该工程预付备料款和起扣点是多少?
(2)列出动态结算公式,并计算该工程调价后的实际结算价。
(3)施工单位提出的钢筋和土方工程价款是否应予以调整?分别说明理由,并列式计算调整后的价款是多少万元(保留两位小数)。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背景
某办公大楼工程,地下为3层,地上20层。裙房4层,檐高27m,报告厅混凝土结构局部层高8m,演艺厅钢结构层高8m。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基础埋深12m。某施工总承包单位中标后成立了项目部组织施工。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项目部编制了《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其中对混凝土工程施工安全隐患的主要表现形式进行了分析,归纳为模板支撑架体地基、基础下沉;模板架体的杆件间距或步距过大;模板架体未按规定设置斜杆、剪刀撑和扫地杆;模板构架的节点构造和连接的紧固程度不符合要求;混凝土浇筑高处作业安全防护设施不到位;混凝土浇筑机械设备的安装、使用不符合安全要求。监理工程师认为分析不全。
事件二:项目部编制了《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其中混凝土工程施工安全控制的主要内容是模板支撑系统设计;模板支拆施工安全;钢筋加工及绑扎、安装作业安全;混凝土浇筑高处作业安全。监理工程师认为不全。
事件三:项目部编制了《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其中对高处作业安全隐患的主要表现形式进行了分析,归纳为作业人员不正确佩戴安全帽,在无可靠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不按规定系挂安全带;作业人员患有不适宜高处作业的疾病;各种形式的临边无防护或防护不严密;各种类型的洞口无防护或防护不严密;设备、管道安装、临空构筑物模板支设、钢筋绑扎、安装钢筋骨架、框架、过梁、雨篷、小平台混凝土浇筑等作业无操作架,操作架搭设不稳固,防护不严密。监理工程师认为分析不全。
事件四:项目部编制了《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其中高处作业安全控制的主要内容是:临边作业安全;洞口作业安全;攀登与悬空作业安全。监理工程师认为不全。
事件五:项目部编制了《临边作业防范措施》。其中规定必须设置防护栏杆的临边部位有基坑周边、尚未安装栏杆或栏板的阳台、料台与悬挑平台周边、雨篷与挑檐边、无外脚手的屋面与楼层周边。监理工程师认为分析不全。
2.问题
(1)事件一中,混凝土安全隐患的主要表现形式还应包括哪些内容?
(2)事件二中,混凝土工程施工安全控制的主要内容还应包括哪些?
(3)事件三中,高处作业安全控制的主要内容还应包括哪些?
(4)事件四中,高处作业安全控制的主要内容还应包括哪些?
(5)事件五中,设置防护栏杆的临边部位还应包括哪些?

不属于风险损失量估计应包括的内容是()。

A. 费用损失估计
B. 工期损失的估计
C. 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D. 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关于柱钢筋绑扎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框架梁、牛腿及柱帽等钢筋,应放在柱子纵向钢筋外侧
B. 柱中的竖向钢筋搭接时,角部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60。
C. 圆形柱竖向钢筋搭接时,角部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切线垂直
D. 柱中的竖向钢筋搭接时,中问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45。

背景
某高科技集团在上海浦东投资兴建总部办公大楼,为了加快建设进度、尽快投入使用,业主采用平行承发包模式,将土建工程、装饰装修工程分别与两家不同的工程公司A、B分别签署了相应的土建施工合同、装饰装修施工合同。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
事件:
事件一:土建施工单位A在基础施工完成后,与城市市政管线进行初步连接的过程中,发现市政接口与新建工程的相对位置与业主给定的原设计图纸不符,认为是业主提供的市政接口资料有误,A单位提出应由业主补偿由于市政管线位置与原图给定不符所增加的施工工作量。
监理工程师实地检查后,认为施工单位新建建筑定位放线可能有误,提出重新复查定位线。A单位用开工前设计院移交坐标点位重新进行引测,证明与施工现状相符。监理单位上报建设单位后,建设单位要求更换测量仪器再次复测。施工单位只好停工配合复测,此次结果仍证明新建工程位置与原设计相符。A单位又向建设单位提出了因两次检查配合费用和相应停工损失的索赔要求。
事件二:土建施工单位A在征得业主同意后,将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分包给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公司C完成。专业公司C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编写了专项施工方案,由于无须专家论证,经C公司技术负责人签字审核后报监理工程师审批。监理工程师提出两点意见:(1)实施总承包的工程,其专项方案必须由总承包单位组织编制;(2)审批手续不正确,不应是C公司技术负责人签字审核,而应为A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审核。
事件三:土建施工A单位在工程结构施工完成时,装饰装修B单位也进入施工现场,此时施工现场存在大量垂直运输工作。由于A单位设置的施工电梯运输能力的限制,无法同时满足实际需要,A单位为了自身施工需要,当自身工作量比较大的时候不允许B单位使用施工电梯,造成装饰装修施工进度严重滞后,使整个工程的工期延误了36d。B单位向建设单位就延误的工期提出索赔。
经查,业主与B单位签订的合同条款中只约定“现场协调由业主完成,并为施工单位创造可利用条件、垂直运输等”。
2.问题
(1)事件一中,建设单位代表在任何情况下要求重新检验,施工单位是否必须执行?说明理由。
(2)事件一中,土建施工A单位的索赔是否成立?说明理由。
(3)事件二中,监理工程师提出的两点意见是否正确?分别说明理由。
(4)事件三中,装饰装修B单位就工期延误向建设单位索赔是否成立?说明理由。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