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信公司从二级市场增持B公司1.5%股份时,是否必须向其他股东发出收购要约或向证监会申请豁免?并说明理由。
查看材料
查看答案
C公司未及时办理厂房过户登记手续,甲公司以此为由主张其未履行出资义务是否符合公司法律制度的规定?并说明理由。
查看材料
A公司欠付B公司到期货款2000万元,B公司多次催要,A公司工作人员均以公司法定代表人失踪、公司财产无人有权处分为由拒绝偿还。B公司无奈,向人民法院提出对A公司的破产清算申请。人民法院收到申请后通知了A公司,A公司表示确因法定代表人失踪,现无人负责管理公司财产,无法支付欠付B公司的款项,但公司并未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并提供了相应证据。人民法院审查后认定A公司异议不成立,于2012年3月裁定受理破产申请。在破产清算过程中,清算组查明下列事实:
(1)2011年8月,C公司向银行贷款60万元,期限为1年,A公司提供一般保证;银行就此向清算组申报债权,要求A公司承担截止破产受理日已发送的借款本息。
(2)破产申请受理前,D公司欠付A公司到期货款15万元未付,而A公司则欠付某仓库15万元的仓储费未付;破产申请受理后,D公司以5万元的价格从该仓库手中受让其15万元的债权,并向清算组主张以此抵销其欠付A公司的15万元货款。
(3)2011年9月,A公司向E公司购买设备一台,双方约定设备应于2012年3月送达A公司,设备送达后10日内A公司应付清全部购买价款。
2012年2月底,E公司依约发出设备;3月1日设备送达A公司。3月2日,E公司总经理偶然得知A公司已经进入破产清算程序,立即电告清算组表示取回该设备。
针对上述事实,A公司的投资人提出下列意见:
(1)投资人甲认为,C公司货款尚未到期,银行无权申报债权;
(2)投资人乙认为,A公司对银行享有先诉抗辩权,银行无权申报债权;
(3)投资人丙认为,D公司不能以破产申请受理后从他人手中取得的债权抵销其欠付A公司的货款;
(4)投资人丁认为,设备已经送达A公司,属于债务人财产,E公司无权要求取回。
要求:
请根据上述资料,分别回答下列题:
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的做法是否符合破产法律制度的规定?并说明理由。
查看材料
国家的公共管理职能与政治统治职能是紧密联系的,从根本上说,国家的公共管理职能是()
A. 高于政治统治职能的
B. 与政治统治职能并重的
C. 服务于政治统治职能的
D. 与政治统治职能无关的
甲公司认为乙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乙公司)发展前景上佳,拟对其进行投资。甲公司法律顾问在境况调查中发现,乙公司共有3名股东,注册资本为2000万元。其中自然人A、B均以货币出资,各持有乙公司15%的股权,其货币出资均已于公司成立时一次性缴清;C公司以货币和厂房出资,首期出资为货币200万元并已于公司成立时缴付,厂房经依法评估作价1 200万元,已于公司成立1周年时投入公司使用,但一直未办理产权过户登记手续。甲公司法律顾问认为乙公司的首期出资不符合规定,且C公司未将厂房产权过户至乙公司名下亦不符合规定;C公司得知后立即将厂房过户至乙公司名下。
乙公司股东A的朋友刘某得知甲公司的投资计划后,也看好乙公司,遂与A达成隐名投资协议,刘某以A的名义投资于乙公司,投资权益由刘某享有,乙公司因此增资500万元:次年,乙公司分红,刘某向A要求返还应得红利,A表示可以返还刘某的出资额,但红利不予返还。刘某不服,将隐名投资协议提交乙公司,要求乙公司将A名下因增资取得的公司20%股权变更至刘某名下,股东B和C公司均表示反对。
2008年3月,乙公司依法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并首发上市。
2010年5月,乙公司拟增发股票。经查,乙公司2007年、2008年和2009年实现的可供分配利润分别为1080万元、1 280万元和3000万元,3年累计分配利润1280万元,其中现金分红累计280万元。
中国证监会以乙公司的利润分配情况不符合股票增发条件为由,不予核准。乙公司遂改为发行公司债券,并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分期发行,预计发行债券面值总额为8000万元乙公司于6月份发行了4000万元、7、8月份各发行了2000万元。
2010年8月3日,甲公司与乙公司正式商议收购计划,乙公司董事会秘书李某得知该信息后,于8月4日购入乙公司股票2万股;同日,市场上亦传闻甲公司的收购计划,乙公司股票因此大幅振荡。乙公司于次日发布公告,公布了收购计划的商谈情况。
2010年9月,收购完成,甲公司最终取得乙公司30%的股份,并成为乙公司的控股股东。2011年12月,甲公司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增持乙公司1.5%的股份。
要求:
根据上述内容,分别回答下列题:
乙公司的首期出资是否符合公司法律制度的规定?并说明理由。
查看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