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与惠子游于梁之上。庄子曰:“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日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材料中()
A. 惠子的观点属于不可知论
B. 庄子的观点属于不可知论
C. 两人的观点都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D. 庄子与惠子的争论涉及了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
查看答案
据传,某人遇到豆腐滞销,因怕豆腐变坏、血本无归,便将豆腐切成小块,配以盐、香料置于坛中,并封其口,以为这样便可造出腐乳来。谁知过了一些日子打开坛口、腐乳没做出来,豆腐臭还气重天。试尝之,其味鲜美。逐将此豆腐试销,获得顾客好评,臭豆腐从此流传开来。这一事例给我们的启示有()①要从与周围事物的客观联系之中把握事物②大胆利用和借助美好愿望直接创造出新事物③敢于颠覆传统,推动新事物不断成长和壮大④联系是多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这一说法()
A. 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它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B. 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它认为有一个主宰万物的天
C. 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它坚持主观能动性与规律的统一
D. 是机械唯物主义观点,它割裂了人和自然的关系
中外哲学家在思考世界时往往会有一些相似的观念,下列各组观点属于同一种哲学派别的是()
A. 管子: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 费希特: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
B. 朱熹: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柏拉图;现象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或摹本
C. 王充: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叔本华:万物是我们的表象
D. 孟子:万物皆备于我 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
孔子认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孟子认为:“万物皆备于我。”两种观点的主要区别在于()
A. 前者强调客观条件,后者强调主观条件
B. 前者是客观唯心主义,后者是主观唯心主义
C. 前者属于唯物主义的观点,后者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
D. 前者是封建迷信,后者强调意识反映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