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乐派在追求更加个性化、情感化表现技巧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鲜明的技术突破:( )
A. 诸多民族民间音乐的色彩影响到旋律特征、调式和声与节奏节拍的独特处理。
B. 同主音大小调的自由转换及三度远关系调的并置、节奏或重音的变化及混合节拍的使用、民族语言吟诵式音调与民间歌曲式旋律的采用。
C. 对和声语言的不断探索和突破,将巴罗克时期 以来的功能和声体系推进到极致。
D. 对管弦乐队丰富音响的开掘和发挥,是浪漫主义时期另一重要的贡献,钢琴由于乐器的普及和音域音质的飞跃进步,使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对钢琴音乐的创作情有独钟。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有:( )
A. 在进入19世纪前后,欧洲的专业高等音乐学院纷纷建立,另外还有许多私人筹办的音乐学校,这些都对培养19世纪欧洲的音乐人才、提高观众欣赏音乐的水平起到作用。
B. 报纸和期刊上的音乐评论,随着音乐生活的活跃而得到发展,这和整个社会重视个人独特见解的氛围有关,而且浪漫主义音乐家也希望通过文字来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表现意图。
C. 音乐史学在19世纪也逐渐发展成独立的学科,它与这个世纪重视历史的观念直接相关,从音乐通史的巨著到过去音乐大师的传记(帕莱斯特利那、巴赫、亨德尔、贝多芬、海顿、莫扎特等),还有各位大师作品全集的整理与出版,包括教会对格里高利圣咏的整理等等,都为西方音乐史学在20世纪的继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D. 浪漫乐派时代的音乐发展,和海顿时代一样,主要还是依靠贵族音乐赞助人的慷慨解囊。
18世纪的“狂飙运动”直接导向了19世纪的德奥浪漫主义运动,歌德和贝多芬都在自己的创作中体现出浪漫主义的某些特征,并以完美的形式实现了将艺术作为个人情感表述的理想。19世纪的德奥艺术家承接了这份丰厚的遗产,却趋向于轻视理性,这和1815年前后的社会政治情境密切相关,具体表现在:( )
A. 封建复辟后的德国、奥地利成为反对民主改革的政治中心,现实生活的窒息压抑导致信念的丧失,只有在广阔无垠的艺术与天国里才能寻得希望和慰藉。
B. 世纪初欧洲重新掀起的对罗马天主教的狂热崇拜影响到德奥新一代的艺术家,他们沉醉于被启蒙运动尖锐批判过的基督教里,在其中寻找神秘而病态的幻想或体验,他们将音乐视作最具梦幻遐想的艺术,如同哲学与宗教一般让人浮想联翩,同时也迷恋于自己民族的传统,挖掘整理德奥民族古老的诗歌和民间传说。
C. 封建复辟后的欧洲,王室和贵族普遍希望能够回归过去的生活方式,包括音乐的享有模式。
D. 随着新的时代来临,音乐不再是贵族和百姓的关注对象,整个欧洲对于发展商品经济投入了前所未有的热情,音乐的发展自然也就滞后了。
从进入浪漫主义开始,德奥音乐一直保持着与古典主义传统的联系:( )
A. 德奥的浪漫主义音乐家在新的世纪里,始终没有放弃贝多芬对音乐艺术的崇高信念,而且不断地从贝多芬那里得到启示。
B. 韦伯、舒伯特与古典传统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门德尔松和舒曼以巴赫以来德奥古典音乐传统作为艺术的最高标志。
C. 瓦格纳、勃拉姆斯同样也是以巴赫以来德奥古典音乐传统作为艺术的最高标志,或是继承传统的精神或是恢复传统的形式。
D. 到了马勒、理夏德·施特劳斯时,即使浪漫主义已趋衰颓,也没有和德奥的古典传统决裂,19世纪浪漫主义的德奥音乐是在继承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基础上增添其独特的个性和各自的光彩。
韦伯(Weber,1786-1826)在西方音乐历史上的地位,是以他的代表作《魔弹射手》确定的,()年这部歌剧在柏林的首演,标志着德国浪漫主义歌剧的诞生。早在18世纪下半叶,德奥作曲家就在探索自己的民族歌剧,尝试利用已有的德语歌唱剧形式写作,莫扎特的()是其中最成功的例子。贝多芬的()1814年由韦伯指挥重新上演,此剧的德语对白及人道主义主题,使它成为德国民族歌剧的财富。真正属于19世纪浪漫精神的歌剧,要举1816年在柏林上演的() (Undine,又译《水妖》),E.T.A.霍夫曼(Hoffmann,1776 -1822)的这部歌剧预示了德国浪漫主义歌剧的萌芽,它的音乐虽属传统风格,但选材却促使韦伯萌发写作《魔弹射手》的念头。同年(1816)在布拉格首演的施波尔(Ludwig Spohr,1784-1859)的() (Faust),施波尔的歌剧除去题材的选择,还尝试歌唱剧的形式,并利用和声手段增加其戏剧性,这对韦伯以至后来的瓦格纳都有影响。因此韦伯的歌剧《魔弹射手》与其说受莫扎特、贝多芬的影响,不如说是继续走()的路,它不是(),而是()。( )
A. 1821;《后宫诱逃》和《魔笛》;《费德里奥》
B. 1820;《费加罗的婚姻》和《唐璜》;《费德里奥》
C. 《翁迪妮》;《浮士德》;霍夫曼、施波尔;英雄性的现实主题;来自德国古老的民间传说
D. 《欧丽安特》;《奥伯龙》;霍夫曼、施波尔;抒情性的现实主题;来自德国古老的民间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