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背景
背景资料:某工程建筑面积24700m2,地下1层,地上15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设单位通过公开招标,有甲、乙、丙三家单位参与了工程投标,经过公开开标,评标,最终确定甲施工单位中标,建设单位与甲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0201,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
合同部分条款约定如下:(1)本工程合同工期540d;(2)本工程采用综合单价计价模式;(3)包括安全文明施工费的措施费包干使用;(4)因建设单位责任引起的工程实体设计变更发生的费用予以调整;(5)工程预付款比例为10%。
工程投标及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在投标过程中,乙施工单位在自行投标总价基础上下浮动5%进行报价,评标小组经认真核算,认为乙施工单位报价中的部分费用不符合《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中不可作为竞争性费用条款的规定,给予废标处理。
事件二:甲施工单位投标报价书情况是:土石方工程量650m3,定额单价人工费为8.40元/m2,材料费为12.00元/m2,机械费为1.60元/m2,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合价为8200万元,措施费项目清单合价为360万元,暂列金额为50万元,其他项目清单合价为120万元,总包服务费为30万元,企业管理费为15%,利润为5%,规费为225.68万元,税金为3.41%。
事件三:甲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签订施工总承包合同后,按照《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6进行了合同管理工作。
事件四:甲施工单位加强对劳务分包单位的日常管理,坚持开展劳务实名制管理工作。
2.问题
(1)事件一中,评标小组的做法是否正确?并指出不可作为竞争性费用项目有什么?
(2)事件二中,甲施工单位所报的土石方分项工程综合单价是多少元/m2?中标造价是多少万元?工程预付款金额是多少万元?(均需列式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3)事件三中,甲施工单位合同管理工作中,应执行哪些程序?
(4)事件四中,按照劳务实名制管理要求,在分包单位进场时,甲施工单位应要求劳务分包单位提交哪些资料进行备案?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求图11.4.4所示计划网络图的关键路线。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cu、轴心抗压强度?c、抗拉强度?t三者间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 ?cu>?c>?t
B. ?c>?cu>?t
C. ?cu>?t>?c
D. ?c>?t>?cu

网络技术中的关键路线的确定可以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两相等的连线来确定。

背景
某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153000m2,地下2层,地上30层,建筑物总高度136.6m,地下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上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基础埋深9.4m。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根据《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 50326——2006主持编制了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包括工程概况、组织方案、技术方案、风险管理计划、项目沟通管理计划、项目收尾管理计划、项目现场平面布置图、项目目标控制措施、技术经济指标等16项内容。
事件二:风险管理计划中将基坑土方开挖施工作为风险管理的重点之一,评估其施工时发生基坑坍塌的概率为中等,且风险发生后将导致重大损失。为此,项目经理部组织建立了风险管理体系,指派项目技术部门主管风险管理工作。
事件三:项目经理指派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了项目沟通计划,该计划中明确项目经理部与内部作业层之间依据《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进行沟通和协调;外部沟通可采用电话、传真、协调会等方式进行;当再现矛盾和冲突时,应借助政府、社会、中介机构等各种力量来解决问题。
事件四:工程进入地上结构施工阶段,现场晚1 1时后不再进行土建作业,但安排了钢结构焊接连续作业。由于受城市交通管制,运输材料、构件的车辆均在凌晨3时~6时之间进出现场。项目经理部未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附近居民投诉:夜间噪声过大,光线刺眼,且不知晓当日施工安排。项目经理派安全员接待了来访人员。之后,项目经理部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进行了申报登记,并委托某专业公司进行了噪声检测。
事件五:项目收尾阶段,项目经理部依据项目收尾管理计划,开展了各项工作。
2.问题
(1)事件一中,项目管理实施规划还应包括哪些内容?
(2)事件二中,评估基坑土方开挖施工的风险等级,风险管理体系应配合项目经理部哪两个管理体系进行组织建立?指出风险管理计划中项目经理部工作的不妥之处。
(3)事件三中,指出上述项目沟通管理计划中的不妥之处,说明正确做法。外部沟通还有哪些常见方式?
(4)事件四中,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结构施工阶段昼间和夜间的场界噪声限值分别是多少?针对本工程夜间施工扰民事件,写出项目经理部应采取的措施。
(5)事件五中,项目收尾管理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管理工作?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