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背景
某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153000m2,地下2层,地上30层,建筑物总高度136.6m,地下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上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基础埋深9.4m。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根据《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 50326——2006主持编制了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包括工程概况、组织方案、技术方案、风险管理计划、项目沟通管理计划、项目收尾管理计划、项目现场平面布置图、项目目标控制措施、技术经济指标等16项内容。
事件二:风险管理计划中将基坑土方开挖施工作为风险管理的重点之一,评估其施工时发生基坑坍塌的概率为中等,且风险发生后将导致重大损失。为此,项目经理部组织建立了风险管理体系,指派项目技术部门主管风险管理工作。
事件三:项目经理指派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了项目沟通计划,该计划中明确项目经理部与内部作业层之间依据《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进行沟通和协调;外部沟通可采用电话、传真、协调会等方式进行;当再现矛盾和冲突时,应借助政府、社会、中介机构等各种力量来解决问题。
事件四:工程进入地上结构施工阶段,现场晚1 1时后不再进行土建作业,但安排了钢结构焊接连续作业。由于受城市交通管制,运输材料、构件的车辆均在凌晨3时~6时之间进出现场。项目经理部未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附近居民投诉:夜间噪声过大,光线刺眼,且不知晓当日施工安排。项目经理派安全员接待了来访人员。之后,项目经理部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进行了申报登记,并委托某专业公司进行了噪声检测。
事件五:项目收尾阶段,项目经理部依据项目收尾管理计划,开展了各项工作。
2.问题
(1)事件一中,项目管理实施规划还应包括哪些内容?
(2)事件二中,评估基坑土方开挖施工的风险等级,风险管理体系应配合项目经理部哪两个管理体系进行组织建立?指出风险管理计划中项目经理部工作的不妥之处。
(3)事件三中,指出上述项目沟通管理计划中的不妥之处,说明正确做法。外部沟通还有哪些常见方式?
(4)事件四中,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结构施工阶段昼间和夜间的场界噪声限值分别是多少?针对本工程夜间施工扰民事件,写出项目经理部应采取的措施。
(5)事件五中,项目收尾管理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管理工作?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背景
某施工单位通过公开招标中标某工程,与业主签订的承包合同部分内容有:
(1)工程合同总价2100万元,工程价款采用调值公式动态结算;该工程的人工费可调,占工程价款的35%;材料有4种可调:材料1占5%,材料2占15%,材料3占15%,材料4占10%;不调值费用占工程价款的20%。价格指数如下:
费用名称 基期代号
基期价格指数
计算期代号
计算期价格指数
人工费
A0
130
A
140
材料1
Bn
110
B
120
材料2
C0
120
C
138
材料3
D0
125
D
145
材料4
E0
135
E
160
开工前业主向承包商支付合同价的15%作为预付备料款,主要材料及构配件金额占合同总额的65%。竣工前全部结清。
(2)工程进度款逐月结算。
(3)本工程采用固定单价合同计价模式,当实际工程量增加或减少超过清单工程量的5%时,合同单价予以调整,调整系数为0.95或1.05。
合同履行过程中,施工单位对清单工程量进行了复核。其中:钢筋实际工程量为9600t,钢筋清单工程量为10176t(清单报价为5800元/t);土方实际工程量为30240m3,土方清单工程量为28000m3(清单报价为32元/m3)。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出钢筋与土方工程的价款调整报告。
2.问题
(1)该工程预付备料款和起扣点是多少?
(2)列出动态结算公式,并计算该工程调价后的实际结算价。
(3)施工单位提出的钢筋和土方工程价款是否应予以调整?分别说明理由,并列式计算调整后的价款是多少万元(保留两位小数)。

背景
某办公大楼工程,地下为3层,地上20层。裙房4层,檐高27m,报告厅混凝土结构局部层高8m,演艺厅钢结构层高8m。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基础埋深12m。某施工总承包单位中标后成立了项目部组织施工。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项目部编制了《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其中对混凝土工程施工安全隐患的主要表现形式进行了分析,归纳为模板支撑架体地基、基础下沉;模板架体的杆件间距或步距过大;模板架体未按规定设置斜杆、剪刀撑和扫地杆;模板构架的节点构造和连接的紧固程度不符合要求;混凝土浇筑高处作业安全防护设施不到位;混凝土浇筑机械设备的安装、使用不符合安全要求。监理工程师认为分析不全。
事件二:项目部编制了《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其中混凝土工程施工安全控制的主要内容是模板支撑系统设计;模板支拆施工安全;钢筋加工及绑扎、安装作业安全;混凝土浇筑高处作业安全。监理工程师认为不全。
事件三:项目部编制了《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其中对高处作业安全隐患的主要表现形式进行了分析,归纳为作业人员不正确佩戴安全帽,在无可靠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不按规定系挂安全带;作业人员患有不适宜高处作业的疾病;各种形式的临边无防护或防护不严密;各种类型的洞口无防护或防护不严密;设备、管道安装、临空构筑物模板支设、钢筋绑扎、安装钢筋骨架、框架、过梁、雨篷、小平台混凝土浇筑等作业无操作架,操作架搭设不稳固,防护不严密。监理工程师认为分析不全。
事件四:项目部编制了《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其中高处作业安全控制的主要内容是:临边作业安全;洞口作业安全;攀登与悬空作业安全。监理工程师认为不全。
事件五:项目部编制了《临边作业防范措施》。其中规定必须设置防护栏杆的临边部位有基坑周边、尚未安装栏杆或栏板的阳台、料台与悬挑平台周边、雨篷与挑檐边、无外脚手的屋面与楼层周边。监理工程师认为分析不全。
2.问题
(1)事件一中,混凝土安全隐患的主要表现形式还应包括哪些内容?
(2)事件二中,混凝土工程施工安全控制的主要内容还应包括哪些?
(3)事件三中,高处作业安全控制的主要内容还应包括哪些?
(4)事件四中,高处作业安全控制的主要内容还应包括哪些?
(5)事件五中,设置防护栏杆的临边部位还应包括哪些?

不属于风险损失量估计应包括的内容是()。

A. 费用损失估计
B. 工期损失的估计
C. 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D. 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关于柱钢筋绑扎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框架梁、牛腿及柱帽等钢筋,应放在柱子纵向钢筋外侧
B. 柱中的竖向钢筋搭接时,角部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60。
C. 圆形柱竖向钢筋搭接时,角部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切线垂直
D. 柱中的竖向钢筋搭接时,中问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45。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