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将罪犯收监后,告知罪犯家属有关情况的通知书发出的时间应当是自收监之日起______
A. 3日内
B. 5日内
C. 7日内
D. 10日内
查看答案
甲公司系从事信息技术开发的国有控股高科技境内上市公司,总股本5000万股。2014年7月22日,为了引进和留住高端技术和管理人才,甲公司董事会下设的薪酬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实施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有关问题。会议要点如下: (1)目前甲公司有董事11人,其中:外部董事7人,包括来自控股股东单位的董事2人、独立董事4人、其他外部董事1人。董事会成员构成符合实施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有关条件。 (2)上市公司主要采用两种方式解决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股票来源,即向激励对象发行股份和回购公司自己的股份。甲公司可以按照不超过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的10%回购公司股份用于奖励公司员工;在未经公司股东大会特别决议批准的情况下,个人获授的股份总量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额的1%。 (3)甲公司作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首次授权授予的股票期权数量应控制在公司发行总股本的1%以内。 (4)甲公司实行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时,股票期权授予价格应按照下列价格的平均值确定:股权激励计划草案摘要公布前一个交易日的公司标的股票收盘价;股权激励计划草案摘要公布前30个交易日内的公司标的股票平均收盘价。 (5)甲公司如果实施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应按以下原则进行会计处理: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以可行权股票期权数量的最佳估计为基础,按照股票期权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同时计入应付职工薪酬。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逐项判断甲公司资料(1)至(5)项内容是否存在不当之处;对存在不当之处的,分别说明理由。
某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所监管的企业中,包括A公司、B公司、C公司、D公司、E公司、F公司、G公司和H公司。2014年下半年,这些公司发生的部分业务及相关会计处理如下:(1)A公司持有A1公司43%的股份,是A1公司的第一大股东;X公司持有A1公司27%的股份;Y公司持有A1公司29%的股份;其他5个股东共持有A1公司1%的股份。A公司与X公司、Y公司不存在关联方关系;X公司与Y公司存在关联方关系。对此,A公司做出了如下判断及相关会计处理:①A公司能够对A1公司实施控制,应将A1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②A公司对A1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2)B公司是投资性主体并控制B1、B2、B3三个子公司,且仅有B1子公司为B公司的投资活动提供相关服务。B公司无母公司。对此,B公司做出了如下判断及相关会计处理:①B公司仅应将B1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②B公司对B2、B3子公司的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3)2014年7月25日,C公司支付银行存款8000万元取得D公司70%的股份并能够对D公司实施控制。C公司与D公司在合并前不存在关联方关系。购买日,D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3000万元。对此,C公司做出了如下判断及相关会计处理:①C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应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为8000万元;②C公司编制购买日合并资产负债表时,确认少数股东权益3900万元,增加合并留存收益1100万元。(4)E公司持有E1公司67%的股份,持有E2公司90%的股份;E公司对E1公司和E2公司都能实施控制。2014年8月18日,E1公司支付银行存款15000万元取得E2公司90%的股份,并能对E2公司实施控制。合并日,E1公司和E2公司相关数据如下:E1公司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为95000万元,其中:资本公积(股本溢价)2000万元。E2公司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为20000万元(其中:留存收益6000万元,且公司无商誉),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23000万元。(5)2014年9月27日,F公司支付银行存款4000万元合并G公司;合并后,G公司的独立法人资格不再存在。F公司与G公司在合并前不存在关联方关系。购买日,G公司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为2600万元(G公司无商誉),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2700万元。(6)H公司是H1公司的母公司。2014年10月,H1公司将其生产的一批产品销售给H公司,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格为100万元、增值税额为17万元;该批产品的成本为70万元。假定:2014年年末H1公司仍未收回该项销售形成的应收账款,并对该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10万元;H公司将购入的该产品做为库存商品管理,该产品至2014年年末仍未出售,也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H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H1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5%。假定上述涉及的股份均为有表决权股份,且不考虑其他因素。要求: 根据资料(1)至(3),逐项指出A公司、B公司和C公司的判断及相关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对不正确的,分别说明理由。
甲公司、乙公司和丙公司为三家新能源领域的高科技企业,经营同类业务。甲公司为上市公司,乙公司、丙公司为非上市公司。甲公司总部在北京,乙公司总部在上海,丙公司总部在广州。甲公司财务状况和银行信用良好,对于银行贷款能够提供足额担保。(1)甲公司为扩大市场规模,于2013年1月着手筹备收购乙公司100%的股权。经双方协商同意,聘请具有证券业务资格的资产评估机构进行价值评估。经过评估,甲公司价值为50亿元,乙公司价值为18亿元,预计并购后的整体公司价值为75亿元。从价值评估结果看,甲公司收购乙公司能够产生良好的并购协同效应。经过一系列并购流程后,双方于2013年4月1日签署了并购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需支付并购对价20亿元,在并购合同签署后5个月内支付完毕。甲公司因自有资金不足以全额支付并购对价,需要从外部融资10亿元。甲公司决定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筹集该并购资金,并于2013年8月5日按面值发行5年期可转换公司债券10亿元,每份面值100元,票面年利率1.2%,按年支付利息;3年后可按面值转股,转换价格16元/股;不考虑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费用。2013年8月底前,甲公司全额支付了并购对价,并办理完毕全部并购交易相关手续。甲公司在并购后整合过程中,为保证乙公司经营管理顺利过渡,留用了乙公司原管理层的主要人员及业务骨干,并对其他人员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将本公司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移植到乙公司;重点加强了财务一体化管理,向乙公司派出财务总监,实行资金集中管理,统一会计政策和会计核算体系。(2)2014年1月,在成功并购乙公司的基础上,甲公司又着手筹备并购丙公司。2014年5月,双方经过多轮谈判后签署并购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需支付并购对价15亿元。甲公司因自有资金不足以全额支付并购对价,需要从外部融资6亿元。甲公司就此次并购有两种外部融资方式可供选择:一是并购贷款;二是定向增发普通股。甲公司董事会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就选择外部融资方式提出如下要求:一是尽量不稀释原有股东股权比例;二是融资需时最短,不影响并购项目的如期完成。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要求: 根据资料(1),如果2016年8月5日可转换公司债券持有人行使转换权,分别计算每份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转换比率和转换价值(假定转换日甲公司股票市价为18元/股)。
甲公司系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企业。注册会计师在对甲公司2013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时,关注到甲公司2013年度下列有关金融工具业务及其会计处理事项:(1)2013年1月8日,甲公司购入A公司股票,不能对A公司实施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A公司股票具有活跃市场。甲公司根据公司管理意图和风险管理策略,将购入的A公司股票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2013年12月31日,甲公司仍持有该股票投资。对此,甲公司将该股票投资的公允价值变动及当年应收的现金股利均计入了所有者权益。(2)2013年10月14日,甲公司因急需周转资金,与某商业银行签订了应收账款保理合同。甲公司将应收S公司货款3000万元转移给该商业银行,取得货币资金2600万元。根据合同约定,该商业银行到期无法从S公司收回全部货款时,有权向甲公司追偿。对此,甲公司终止确认了对S公司的应收账款。(3)2013年12月,甲公司持有的某项持有至到期投资公允价值持续上涨。甲公司考虑到公司现存股权投资的收益不佳,于2013年12月31日将该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并将该投资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4)2013年12月31日,甲公司根据客观证据判断所拥有的某长期应收款项发生了减值。该长期应收款项系甲公司于2013年10月8日取得,收款期为18个月,且金额重大;取得该长期应收款项时,经计算确定的实际利率为5%。2013年12月31日,与该长期应收款项特征类似的债权的年化市场利率为5.6%。对此,甲公司采用市场利率5.6%对该长期应收款项未来现金流量予以折现确定现值,并将该现值与2013年12月31日该长期应收款项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5)2013年12月31日,甲公司综合考虑相关因素后,判断其生产产品所需的某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将在较长时期内持续上涨。对此,甲公司决定对预定3个月后需购入的该原材料采用卖出套期保值方式进行套期保值,并与有关方签订了正式协议。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要求: 根据资料(5),判断甲公司采用的套期保值方式是否恰当,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