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关于法的教育作用和强制作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法的教育作用只能通过对违法行为的制裁来实现,不能通过对合法行为的鼓励和保护来实现
B. 某法官依法判处某被告人无期徒刑,依目前的法理学原理,刑法的有关规定并未对法官产生强制作用
C. 法的强制作用与法的其他规范作用是相互独立的
D. 法治社会的法,完全依靠国家强制来实施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下列各句中的“法律”一词,属于狭义用法的是

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 在法治国家,法律是最主要的社会调控手段,但这并不意味着道德等其他调控手段不重要
C. 在我国,宪法以及全国人大、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等制定的具有不同效力等级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可以统称为法律
D.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称为法律

法律的指引作用可以分为确定性的指引(不可选择的指引)和不确定性的指引(可选择的指引),下列哪一表述属于确定性的指引?

A. “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行政诉讼的权利。”
B.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C. “两个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的案件,原告可以选择其中一个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D. “代理诉讼的律师,可以依照规定查阅本案案卷和证据”

下列有关“国法”的理解,哪一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

A. “国法”是国家法的另一种说法
B. “国法”不限于国家立法机关创制的法律
C. “国法”之外的其它社会规范也有强制性
D. 实证主义和非实证主义法学派都把“国法”看作实在法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关于这一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本题为司考真题变形)

A. 从法的特征角度看,该规定体现了法的可诉性特点
B. 从法的作用角度看,该规定为行为人提供了不确定的指引
C. 从法的内容角度看,该规定属于对有关社会成员义务的表述
D. 从法的调整对象角度看,该规定通过规定有关社会成员的行为调整相应的社会关系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