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某水利枢纽工程,主要工程项目有大坝、泄洪闸、引水洞、发电站等,2011年2月开工,2012年6月申报文明建设工地,此时已完成全部建安工程量25%。 有关主管部门为加强质量管理,在工地现场成立了由省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以及工程项目法人、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人员组成的工程质量监督项目站。
【问题】 1.工地工程质量监督项目站的组成形式是否妥当?并说明理由。 2.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有关建设管理的规定,简述工程现场项目法人、设计、施工、监理、质量监督各单位之间在建设管理上的相互关系。 3.根据水利系统文明建设工地的有关规定,工程建设管理水平考核的主要内容除了内部管理制度外,还包括什么? 4.工地基坑开挖时曾塌方并造成2名工人重伤,5名工人轻伤。该工地可否申报水利系统文明建设工地?为什么?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利益冲突”原则要求公司客户经理本人及其亲属不能接受其所在机构提供的金融服务,以避免机构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冲突。()

某院校基建管理处,于2010年10月份,将校建一住宅项目的招标文件委托一家咨询公司编制。在招标文件中说明,由发包人提供工程量计算规则、分部分项工程单价组成原则,合同文件内容及工程量清单,要求投标人以固定单价的形式投标,工程量清单中的工程量由发包人提供,工程量在投标时不允许调整,投标人只需填写工程量清单中给定项目的综合单价。某承包商通过正规招投标程序,以工程造价9000万元,合同工期14个月,质量为合格的条件获得此工程。 双方参照1999年12月国家建设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制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范本签订了合同,在合同专用条款中明确了组成本合同的文件及优先解释顺序如下: (1)本合同协议书; (2)中标通知书; (3)投标书及附件; (4)本合同专用条款; (5)本合同通用条款; (6)标准、规范及有关技术文件; (7)图纸; (8)工程量清单; (9)工程报价单或预算书; (10)合同履行中,发包人、承包人有关工程的洽商、变更等书面协议或文件视为本合同的组成部分。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2010年12月份,钢筋价格由原来的2600元/t,上涨到3600元/t,承包商经过计算,认为中标的钢筋制作安装的综合单价每吨亏损1000元,承包商在此情况下向发包人提出索赔,希望发包人考虑市场因素,酌情给予补偿。 事件二:在2011年的4~5月份,工人感染传染病,使本工程停止施工2个月。按合同文件约定,该情况不能作为不可抗力因素,工期不得顺延。在10月份,甲乙双方多次磋商,发包人认为工期耽误不是施工单位原因造成的,并对现场的实际损失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计算,故书面同意将工期延长2个月,但费用不予补偿。
【问题】 1.承包商就事件一提出的索赔能否成立?为什么? 2.在事件二中,发包人对工期的延长,是否符合本合同文件的内容约定?

某运动员公寓工程建筑面积2 3000m2,采用现浇钢筋泥凝土结构,基础为箱形基础,地下3层,地上15层,基础埋深13.5m,该工程位于繁华市区,施工场地狭小。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基坑开挖到设计标高后,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共同对基坑进行了验槽。 事件二:施工单位在对基底进行钎探时,发现有部分软弱下卧层,施工单位于是针对此问题制订了处理方案并进行了处理。 事件三:部分回填土料其有机质含量达到了9%。 事件四:回填土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对回填土料和标高进行了检查。
【问题】 1.事件一中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两家单位共同进行工程验槽的做法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2.事件二中施工单位对软弱下卧层的处理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3.事件三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4.施工单位在回填土施工过程结束后检查的内容是否全面?请简要说明。

某厂新建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10168m2,框架结构。共计8层,2011年5月签订总承包合同,2011年6月开工,12月份主体施工完。 屋面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屋面现浇整体式保温层材料.用水进行拌合,施工后,虽经一段时间干燥后,保温层的含水率仍超过20%。 事件二:卷材防水施工完成后,在山墙、女儿墙部位渗漏水现象。
【问题】 1.试述事件一是什么质量问题?应如何治理? 2.试述事件二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应如何治理?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