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甲公司自2014年2月1日起自行研究开发一项专利技术,当年发生研究费用200万元;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前发生的支出为300万元,符合资本化条件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支出为800万元,2015年4月2日该项专利技术获得成功并取得专利权。专利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采用直线法进行摊销。甲公司发生的研究开发支出及预计年限均符合税法规定的条件。甲公司2015年末因该项无形资产产生的暂时性差异为()万元。

A. 600
B. 300
C. 370
D. 500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与累计折旧的关系分析。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有哪些?

企业因持有至到期投资部分出售满足重分类条件将该投资的剩余部分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重分类日该剩余部分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照公允价值入账
B. 重分类日该剩余部分的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C. 在出售该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部分应相应的转出
D. 重分类日该剩余部分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后,按照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

2006年5月2日零时许,互为朋友关系的甲、乙、丙、丁相约在某一网吧内上网玩耍。由于所带钱款花完,甲提议去“弄点钱花”,于是四人走上附近大街。这时,恰巧有一年轻女性经过,四人上去将其围住,采用暴力手段将其手包抢走,其中有现金500元、手机一部。案发后,公安局于2006年5月7日分别逮捕了甲、乙、丙、丁,将四人共同关押在看守所某房间。在检察院提起公诉后,2006年6月5日,法院组成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合议庭对案件进行审理,甲、乙都聘请了辩护人,丙、丁没有聘请,法院也没有为他们指定辩护人。2006年7月2日,法院一审分别判处甲有期徒刑7年,并处罚金5000元,乙有期徒刑5年,丙、丁均为有期徒刑3年,后丙父对判决不服,提出上诉,二审法院认为丙父无权提起上诉,予以驳回。判决生效后,四人均被羁押至某监狱执行。后查明四人年龄如下:甲,生于1985年8月3日;乙,生于1986年5月1日;丙,生于1989年12月5日;丁,生于1990年5月10日。问题:试分析案例中公安司法机关存在的不当之处,并说明理由。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