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 某业主单位新建办公大楼,将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发包给A公司,合同约定工程材料由A公司采购,工程设备由业主自行采购。A公司将智能化工程和虹吸雨排水工程分别进行了专业分包。自有施工队伍按给排水、电气和通风空调三个施工队分别进行施工部署。根据土建施工单位提供的网络计划,项目部召集相关单位和人员召开协调会,明确了主要工序施工时间节点,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排布了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网络进度计划,分专业拟定了设备、材料进场计划。提交业主和监理单位,获得批准。施工期间,发生了如下事件: 1.由于场外预制的空调风管运输途中因汽车不慎毁坏庄稼与村民发生矛盾,导致风管无法进场,对给排水和电气专业施工也造成了相应影响。经多方协调,风管得以进场,比原计划进场时间滞后2d;相关专业调整了部分工作,最终将对总工期的延误减少到1d。 2.按既定网络计划,土建施工单位通知A公司项目部,空调机组设备基础将于1周后施工,但由于设备品牌和选型迟迟没有确定,设计图纸滞后,地脚螺栓无法定位。经协调,在原定设备基础施工时间5d后拿到了空调机组施工图,相关专业调整了部分工作,最终将对总工期的延误减少到2d。 二、问题 1.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前的协调会应有哪些人员参加? 2.事件1中,需要与哪些单位或人员进行协调?哪些属于内部协调?哪些属于外部协调? 3.事件2中,需要与哪些单位或人员进行协调?协调时分别需要采取何种方式? 4.分别说明两起事件是否能够得到工期和费用索赔?说明原因。 5.在现场组装轴流风机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查看答案
【背景资料】 某单位承接某压缩气体厂房,主要为管道和设备安装。该单位项目部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和相应的施工方案,并对特殊作业人员提出了要求。施工过程检查发现,有一名正在进行压力管道氩弧焊作业的焊工甲,只有压力容器手工电弧焊合格证,另一名焊工乙有特种设备焊接作业证,因工作安排变动,已离开岗位4个月刚开始上班;一名具有起重作业证书的起重工丙,因病休假7个月刚开始上班,项目经理安排其负责设备吊装作业。 【问题】 1.本工程主要的特种作业人员有哪些? 2.项目经理对刚上班的焊工乙和起重工丙的工作安排是否妥当?请说明理由。 3.具有压力容器手工电弧焊合格证的焊工甲,为什么不可从事管道氩弧焊接工作? 4.为避免上述时间不再发生,施工单位应在哪些方面加强管理?
【背景资料】 某高校实验室安装工程竣工验收后投入使用。在保修期内,由甲供的风机冷冻水柔性接管发生漏水,使建筑装修及实验仪器均遭受损失。为此,用户发生安装工程质量投诉。经查柔性接管提前老化,属于产品质量问题。经返工更换后,运行正常。鉴于此,高校向安装公司提出全部更换的要求。 【问题】 1.安装单位在接到投诉后,应如何处理? 2.本案例中产品质量问题发生在保修期内,应如何处理? 3.用户提出全部更换要求,经济费用应由谁承担? 4.由施工单位全部返工更换后,应进行什么性质的回访?为什么?
【背景资料】 某机电安装工程公司通过竞标承担了某炼油厂扩建工程的总承包资格,与建设单位签订的总承包合同中规定,该工程项目的临时用电申请委托该公司办理。施工中该公司将厂区供电划分一个单位工程,储运和烷基化等几个车间内的电气安装工程划分为分部工程,其中的电机、配电盘、配线工程、电气照明等装置等作为分项工程。 【问题】 1.工业设备安装工程划分的原则是什么? 2.工程划分结果需要谁来核定? 3.已批准的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划分文件,应发给谁? 4.该公司是否有权办理施工用电手续,应如何办理申请手续?
【背景资料】 某公司承建一座变电站施工,送电前,质监中心检查发现接地网接地电阻大于设计要求,经查实是因为接地线一处损伤严重,造成电阻过大。项目部分析这一质量缺陷,找出的原因是: (1)接地线和电缆管是平面交叉布置,接地线施工在先,电缆管施工在后,施工方案没有保护接地线的相关措施。 (2)电缆管施工中,施工人员对于接地线损坏未能报告。 (3)技术交底不够详细,仅由设计单位在工程开始前做过一次技术交底。 (4)接地线和电缆管为地下隐蔽工程,但施工记录中没有隐蔽工程记录。 【问题】 1.施工质量事故处理的方式有哪几种? 2.现场技术交底的要求包括哪些内容? 3.质量缺陷说明质量管理上有哪方面的失误?其具体表现是哪些? 4.施工记录中的质量记录主要有哪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