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五
某建设单位通过参与国有土地使用权拍卖,竞得某城市中心区两个地块的土地使用权,两地块面积共46 hm2,规划性质为居住和公建,建设总量控制为住宅60万平方米,公建40万平方米。该地段西侧、北侧为城市公园,东侧为市级体育设施。地块南侧和东侧临城市主干路,西、北两侧为城市次干路,城市干路围合范围内的用地面积为85 hm2,其中已建成3个居住小区,分别位于该地块的南侧和北侧,已按小区规模安排了配套设施,并已有一所中专学校。
依据该两地块土地出让的规划设计条件,分析还有哪些规划设计条件需要补充,地段现状示意图如图5所示。已给出的规划设计条件如下。
1.用地情况:规划用地性质、规划用地面积、用地边界条件。
2.土地使用强度:容积率、建筑密度的规划控制指标。
3.建筑后退要求(包括城市绿化带和建筑后退线)及间距规定。
4.绿地率及集中绿地配置要求。
5.建筑风格、体量、色彩等要求。
6.遵守事项:规划设计条件的时限、规划方案编制、报审及建设项目相关手续申报须符合的有关规范和规定要求。
查看答案
背景资料:
A机电安装公司总承包了一化工车间的机电安装工程,包括本车间范围内的槽罐制作安装任务。由于工期要求非常紧张,他们把设备安装分包给了B专业承包公司,把管道工程(包括蒸汽管道)分包给了C专业承包公司,把电气仪表分包给了D专业承包公司,把槽罐制作安装分包给了E专业承包公司(包括两台压力容器)。为了节约项目成本,各个分包单位的吊装、运输都使用总包单位的施工机具,其余施工资源各单位自己解决。
为了减少业主的协调负担,总包单位负责对地方相关单位的沟通与协调。
总承包单位制定了化工车间的进度计划,要求各分包单位根据总进度计划制定出自己的项目施工进度计划,并严格执行。
为了顺利完成施工任务,总承包单位专门成立了协调小组,负责整个施工任务的协调工作。
问题:
1.总承包单位与地方相关协调单位有哪些?
2.A机电安装公司与各分包单位制定的进度计划都属于什么进度计划?
3.总承包方对分包方及分包工程施工应重点管理哪些内容?
4.蒸汽管道系统要进行哪些试验?
背景资料:
某工业安装项目通过招标,建设单位与土建施工单位和设备安装单位分别签订了施工合同。设备安装时,监理工程师发现土建单位施工的某一设备基础预埋地脚螺栓位置与设备底座相应的尺寸不符,设备安装单位无法将设备安装就位,造成设备安装单位工期延误和费用损失。经调整,土建单位是按设计单位提供的设备基础图施工的,而建设单位采购的设备是设备的改型产品,基础尺寸与原设计图发生变化。对此,建设单位决定设计变更,按设备的实际尺寸重新预埋地脚螺栓,仍由原土建单位负责施工。土建单位与安装单位均依据合同条款的约定提出了索赔要求。
由于基础交付安装单位工期已拖10d,将影响安装单位的后续工程,因之安装公司增加施工力量和装备赶工,于合同要求日期完工,并向建设单位依据提出赶工索赔。
问题:
1.案例中提出的设计变更属于哪种类型?对工程建设进度、人工时耗费影响应由谁来承担?
2.说明设计变更的管理程序和规定。
3.土建单位施工有无过失?应向建设单位提出哪些索赔要求?
4.阐述安装单位向建设单位索赔的合理性与否。
背景资料:
某项目经理部中标改建某旧沥青路面道路工程,原设计是改建成水泥混凝土路面,后因拆迁延期,严重影响工程进度,但业主要求竣工通车日期不能更改。为满足竣工通车日期要求,业主更改路面结构,将水泥混凝土路面改为再生沥青混凝土路面。对这一重大变更,项目经理在成本管理方面采取了如下应变措施:
(1)依据施工图,根据国家统一定额、取费标准编制施工图预算,然后依据施工图预算打九五折,作为再生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承包价与业主方签订补充合同;打九折作为再生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目标成本。
(2)对工程技术人员的成本管理责任作了如下要求:质量成本降低额,合理化建议产生的降低成本额。
(3)对材料人员成本管理的以下环节提出了具体要求:①计量验收;②降低采购成本;③限额领料;④及时供货;⑤减少资金占用;⑥旧料回收利用。
(4)要求测量人员按技术规程和设计文件要求,对路面宽度和高度实施精确测量。
问题:
1.改正再生沥青路面工程承包价和目标成本的确定方法。
2.补全对工程技术人员成本管理责任要求。
3.补全对材料管理人员成本管理责任要求。
4.布置给测量人员的要求正确吗?请从成本控制的角度说明理由。
背景:某公司承建某大学办公科研综合楼项目,在装饰装修阶段,大学城建设单位追加新建校史展览馆,紧临在建办公科研综合楼。总建筑面积2160mz,总造价408万元,工期10个月。部分陈列室采用木龙骨石膏板吊顶。考虑到工程较小、某公司也具备相应资质,建设单位经当地建设相关主管部门批准后,未通过招投标直接委托给该公司承建。展览馆项目设计图纸已齐全,结构造型简单,且施工单位熟悉周边环境及现场条件,甲乙双方协商采用固定总价计价模式签订施工承包合同。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考虑到展览馆项目紧临办公科研综合楼,用电负荷较小,且施工组织仅需6台临时用电设备,某公司依据《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了《安全用电和电气防火措施》,决定不单独设置总配电箱,直接从综合楼项目总配电箱引出分配电箱。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直接从分配电箱连接供电。项目经理安排了一名有经验的机械工进行用电管理。监理工程师认为不妥,指令整改。
事件二:展览馆各阶段验收合格,施工单位于2013年9月18日提交工程验收报告,建设单位于当天投入使用。建设单位以工程质量问题需在使用中才能发现为由,将工程竣工验收时间推迟到11月18日,与综合楼一并进行验收,并要求《工程质量保修书》中竣工日期以11月18日为准。施工单位对竣工日期提出异议。
问题:
1.大学城建设单位将展览馆项目直接委托给某公司是否合法?说明理由。
2.该工程采用固定总价合同模式是否妥当?给出固定总价合同模式适用的条件?除背景材料中固定总价合同模式外,常用的合同计价模式还有哪些(至少列出三项)?
3.指出事件一中校史展览馆工程临时用电管理中的不妥之处,并分别给出正确做法。
4.事件二中,施工单位对竣工日期提出异议是否合理?说明理由。写出本工程合理的竣工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