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新建教学楼工程,建筑面积3.2万m2,框架结构,外装修为玻璃幕墙,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事件一:施工单位按当地资料管理办法进行了工程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事件二:工程竣工后,幕墙专业分包单位将资料整理后移交监理,再由监理工程师移交建设单位;而总包单位将自施的资料整理后直接移交建设单位。事件三:建设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工程归档资料移交了档案馆。问题:1.事件一中的做法是否妥当?说明理由。2.
查看答案
某办公楼工程,地下两层,地上15层,建筑面积3.0万m2,施工单位进场后按照批准的总平面布置图进行了现场规划,其中库房分成普通库房和特殊库房,分建在不同的位置,主要出入口及楼层各主要部分等均悬挂了明显的警示牌,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事件一:上级单位在安全文明工地检查时发现,警示牌悬挂比较随意,有的比较隐蔽,有的甚至没有针对性,随后对项目突出了整改意见。事件二:检查发现在特殊库房的醒目部位悬挂
某办公楼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两层,地上24层,四层以下为劲性混凝土结构,上人屋面,其顶部为球形网架结构,可供平时使用,砌体为轻型空心混凝土砌块,工程于2009年5月开工,计划于11年5月底竣工,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事件一:插入装修前,由项目总监主持对地上结构进行了验收。事件二:在项目技术负责人的组织下,在监理工程师的见证下,对实体结构进行了检测。问题:1.事件一中,主体结构验收应包
某土方支护工程,基坑挖土深度为-12m,基坑上口标高为0.5m,基坑长宽约为100m×50m,面积约为5000m2,地下承压水位在-15m以下,-8m深处有局部滞水。建设单位就该工程进行了招标,专业承包单位中标后,根据设计的基础图与地勘报告编制了专项施工方案,基坑支护设计形式有两种:支护形式一为:1:0.4放坡“土钉墙+钢板网片”混凝土喷锚;支护形式二为:-6m以上为1:0.3放坡“土钉墙+钢板网
背景:某外玻璃幕墙工程,玻璃幕墙外檐高度30m,部分采用构件式玻璃幕墙,部分采用单元式玻璃幕墙。具体做法如下:(1)一层采用玻璃尺寸采用1500mm×2000mm×12mm平板浮法玻璃,二层采用10+20A+10中空钢化玻璃,尺寸为1500mm×2000mm,安装时在构件框槽底部安放三块长度50mm橡胶垫块。(2)二层中空钢化玻璃在加工厂组片合成,注胶采用双组分硅酮结构密封胶,经过5d养护固化后,